购物中心里的艺术试验《周末画报》 

    从2002年起开始举办的广州三年展,每一届都有新变化,本届的最大变化是设置了三个展馆,其中,正佳广场以公共空间的身份将艺术“请”出美术馆,与大众直接互动。现在,展期已过半,主办方是否收获了预期?在这个时间节点,很多问题都呈现出眉目,开展前预见或预见不到都可见一二,这倒应和了本届展览主题的那四个字:见所未见。

    正佳广场,一辆自行车被捆绑示众,长长的铁链将它缠得严严实实,围观的人小声议论,“这是什么?”这是艺术家汪建伟的作品《财产》,三年展的参展作品。此刻,还有其它13件作品散落于正佳广场各处,没有简介,也没有标识指示,就像正佳在节日里的惯常装饰。

    这恐怕是艺术品最低调的一次亮相,更确切地说,是一项试验:艺术品进入公共空间,能否与来来往往的人自然而然建立起日常的联系?或者,在一个更宏观的尺度上,艺术能不能突破美术馆走进大众?大众是否能积极参与到当代艺术中并与之互动?长久以来,艺术特别是当代艺术,总是一种专业的姿态呈现,是艺术家分内的事,和普通人无关,“那个世界你进不去,也搞不懂”,能搞懂的,叫大众文化,不是艺术。所谓的审美拉开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公共空间或许可以将这个距离抹去。

    事实上,将艺术家的作品置于公共空间,这样的试验已有很多。此次的“正佳广场试验”又向前迈了一步。这是一个充满商业符号的消费空间,所有作品都没有打标签,抹去展品身份,不露声色,静观闲逛购物的人们的反应。

    什么样的反应都有。有人视而不见,有人停下来拍照,有人看到别人拍照也停下来,问这是什么,也有人认出了这是参展作品,或惊讶或茫然或嗤之以鼻:“就这?我也会做”。在没顶公司的作品《安全屋》前,人们像挑选商品那样摸摸帐篷,鉴别材质真伪与质量好坏,在汪建伟那辆被捆绑的自行车前,有人正讨论“怎么把它弄出来”,没有高深的理论探讨与专业见解,只有以稀疏平常的态度评论日常琐事。购物中心里,看展览与买衣服、看电影这些日常消费行为没了差别。

    试验结果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来了,你看到了。


撰文 Lynn  责任编辑 金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