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上海双年展调动“重新发电”,还是广州三年展寻求“见所未见”,国内诸多国际性展览都面临新的转型。此次上海双年展迁址新地标,在资源的调动和空间的运用上都富有更大的活力,通过主题展和相关联动项目的共同配合,上海双年展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寻求艺术的“新能量”;而广州三年展作为忠于学术力的艺术展览,此次抛弃“中国化”的主题定位,转而关注艺术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并寻求美术馆与艺术自身相关的“元问题”的探求。如今,一个好的展览已不是大打国际牌就能随意敷衍的,它需要将展览形成一条艺术链,不断延展艺术的更多可能。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见所未见”主题展开幕
“广州三年展”是广东美术馆自主策划的学术品牌
广州三年展 见所未见
“广州三年展”是广东美术馆自主策划、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品牌,是国内最大的艺术盛事之一。第四届广州三年展分为“启动展”、“项目展”、“主题展“以及“论坛计划”四大部分,从启动展开始至今,一直将自身的目光集中在对美术馆和艺术自身相关的“元问题”的探索与思考中。由英国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姜节泓和英国艾康(IKON)美术馆馆长乔纳森•沃金斯共同策划的主题展“见所未见”是一个在实践中向前推进的未知数,是一场想象力和思辨达成创造性的对话,将以艺术家对快速发展的城市文化、社会结构以及与此相应的人的心理结构的变化的演绎来为整个三年展画上句号。
>>>“见所未见”的视觉感知
所谓“见所未见”,即是对于视觉未见之物在思维和精神上的所见。它强调的并非未见,而是对于观看对象由具象向抽象的转移,也就是由“感官的所见”向“思想的所见”的转移。在这样的情况下,视觉感官的隔断也就成为了转移的动力。在对传统作品的欣赏中,视觉和思想二者往往是合二为一的,但“见所未见”却突出了思想的方面,让我们对审美欣赏中被其所遮蔽的视觉观看和被其所彰显的思想理解都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我们对于艺术品的审美欣赏,似乎从来都不是局限于视觉的层面;我们对于艺术品的追求,也绝对不仅仅是对感官美感的追求。我们在观看艺术品时,更多的是在阅读,或者说通过思想和想象力去观看视觉感官背后的“未见”。正是这一层面的所见构成了审美活动的主体。那么视觉感官和思想理解的界限在什么位置?艺术品应当在二者中取得怎么样的一种平衡才能被称之为佳作?怎么样的视觉感官能够更好地激发观众的思想和想象力?什么样的思想和想象力能够进而丰富和完善视觉的感官体验?这是策展人在展览前留给展览和观众去解答的问题。从某种层面来看,“见所未见”更像是一个实验和搜集数据的过程,充分挖掘作品在视觉上乃至于视觉之外的内涵。同时通过这样的方式,由展览中的视觉图像创造和传播理论文字所无法呈现的内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理论的抽象性,让三年展对理论的探讨更加脚踏实地、言之有物。虽然它最终很可能无法提供解答,并且其最终的目的也并不在于寻求答案。但这种对问题的发现和探索并且进行执着追问的努力本身,就是第四届广州三年展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在这一系列可见的展览中所隐藏着的未见。
>>>独特的展示空间直指“美术馆元问题”
此次展览突破了以往三年展的呈现模式,将同一主题的艺术作品根据其最佳的展示方式与效果分批在不同的空间进行展示。独特的展示空间呼应的是启动展提出“如何理解美术馆在当下的概念”这个问题。美术馆在应对当下层出不穷、变动不居的艺术形式时需要不断改变自身形态,面对新的社会文化,在新的城市经济体制下也需要不断地更新概念内涵,让美术馆的理念由传统的模式向当代模式转换,适应当下的政治、社会、历史和美学要求。本次主题展正是试图通过丰富的展示空间以解决两个问题:打破学科边界,建构多义性的展示空间;由展示艺术品为主体的美术馆向公众参与为主体的体验美术馆转化。这既是当代艺术如何由单一空间走向多元开放空间形态的一次可贵探索,也是开启展览学科跨界,资源互补,空间互融的新篇章。共2条 共2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