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之短浅 「未见」之好奇《大公报》 


图:策展人乔纳森.沃金斯向记者介绍展出作品

  作为第四届广州三年展重中之重的收官之作─英国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姜节泓和英国艾康(IKON)美术馆馆长乔纳森.沃金斯共同策划的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见所未见」正在广东美术馆展出,通过对视觉未见之物在思维和精神上的所见,延伸出种种与观看、认知和想像相关的丰富内涵。

  这个展览的主题既有通俗易懂的词面,也有深奥莫测的所指,是一个没有玄机的「玄机」。英文「the Unseen」的词意源于「看见、或明白、领会」,可以促成与视觉发生直接关系的智力活动,「未见」不但包含了「可见的」和「不可见的」,也指向一种对于事物本身是否存在的不确定性。「The Unseen」意译为「见所未见」。「见所未见」既出于人类肉眼视觉的有限性─「眼界」之短浅;亦暗示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以及对自然感知经验的超越。

  展场内制造「车祸」

  在策展人乔纳森.沃金斯眼中,艺术本质上也是一个未见的东西,一个事物、一个动作、一种行为。它之所以被称为艺术,是因为参观者把自己的想像力附着在那事物身上,让它变成艺术,而艺术本身没有任何固定形式。

  在展场,记者看到了两辆「皇冠」汽车正在慢慢靠近,这是美国艺术家乔纳森.西佩的作品《撞车》。乔纳森.沃金斯介绍说,这是一场在安静中进行的车祸,两辆汽车每天都在缓慢地、不露痕迹地接近对方,慢到一个星期后它们才会「接吻」,一个月之后,观众再来参观时将会发现两辆汽车已经碰撞到了。

  在乔纳森.沃金斯的叙述中,这个「车祸」是不可见的,也是可见的。因为展场内的车子速度是肉眼无法觉察的。汽车是美国文化中引以自豪的符号,中国的汽车也逐渐增多。作者正是用一种新奇的方式来展示平时熟视无睹的东西,希望通过这作品引发观众的思考,同时提出警告。

  除了艺术家参展,还有科学家参展,如美国科学家豪若德.艾杰腾的作品《子弹穿过苹果》创作于一九六四年,他用摄影技术捕捉到子弹穿过苹果的一瞬间。

  让月亮重编《月光曲》

  现场还有声音艺术与表演艺术,如英国艺术家凯特.派特森的《地球─月亮─地球》把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编译成摩斯电码发往月球,然后根据从月球表面接收的信号回复重新「编排」,谱成一曲「被月亮改变过的《月光奏鸣曲》」。

  本次主题展的参展艺术家来自二十四个国家或地区,共七十五名╱组,汇集了众多国际知名艺术家,如二十世纪最为著名的先锋派大师美国音乐家约翰.凯奇,二○一○年度英国特纳奖获得者苏珊.菲利普斯等。

  本次展览作品涵盖了绘画、雕塑、摄影、动态影像、装置、声音与现场表演等多种艺术媒介形式,围绕「未见之物、未见之事、未见之信、未见之城、未见之变」五个关键词来呈现「见所未见」的主题,这系列作品将以对快速发展的城市文化、社会结构以及相应的人的心理结构的变化进行演绎,又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次盛会,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

  该展览将至十二月十六日结束。
  本报记者 黄宝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