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2
幸女士:在作品中发现了自己
在现场的多件作品里面,究竟有多少件艺术作品是可以看懂的?看过广州三年展的幸女士表示,“看完这届广州三年展,可以说基本90%都看不懂,也没什么启迪。我自己感觉有些失落,为这次展览,也为自己的看不懂。”
不过,幸女士此行的最大收获是,虽然并没有读懂作者的意图,但在作品中发现了自己。幸女士觉得,艺术展品本身除了作品初衷的主题表达,还能启迪观众有自己的想法。“我们都有种感觉,旅行中往往能更好地发现自己。其实艺术展览也有同样的作用,凝视一幅作品,在作者绘制的世界里旅行,就像魔幻世界一般可以唤醒自己,发现自己。”
对幸女士来说,印象最深的作品是比利时艺术家安·维罗妮卡·詹森斯的《光幻视》。她表示,这幅作品,还挺有意思的,也会使人去模仿这个行为。“也许把眼睛闭上看这个世界,你才能更清晰地看见这个世界的真实和心底的渴求”。
[作品点击]
《光幻视》 摄影
作者:安·维罗妮卡·詹森斯(比利时)
“在光线缺失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去自行创造最明亮的图像”。在《光幻视》广告牌式的照片中,两个年轻男子用他们的眼睛做着孩子气的实验。
詹森斯用文字清晰地解释了画面中的内容:“压眼闪光是一种原始的探索,一次随心所欲的旅行。如果你闭上你的眼睛并且用手指按压自己的眼球,色彩和各种闪烁的集合图形将出现在眼中。”对于观看者而言,美就存在于眼中。
观众3
Jane K w ok:只求颠覆自己的惯性思维
JaneK w
ok向记者表示,“观看艺术展览其实是一件与自身经历结合的事情,看懂或者说理解作品也是结合本人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的。‘看不看得懂’这个问题我觉得很难回答出来。因为对我而言,艺术可能不是被看懂的,而是自己对作品加入注释。我只求在展览中,得到艺术的冲击,颠覆自己的惯性思维。”
对JaneK w
ok来说,广州三年展里面印象深刻的作品有很多。“我认为只要能让我记住的,都是印象深刻的。例如楼梯上悬挂的电子琴,一直发出声响,没有规律的音符组合的声音。这让我想起我在美国三藩市看到的一个艺术展,里面有许多耳机悬挂下来,里面没个耳机发出不同的声音,都是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元音发音。”
“我觉得收获最大的是,艺术展馆可以让我重新发现生活的不同体。让我体验到生活,原来从另外一个角度会创造出另外一种世界。每次看展览,我都有吸收到新兴事物的愉悦感。我喜欢这种被冲击的感觉,让我颠覆以前对某一物品的想法。”,JaneK
w ok这样分享她对广州三年展的看法。
装置作品《空间》。
[作品点击]
《空间》装置
作者:藤本由纪夫(日本)
这次展览中,日本艺术家藤本由纪夫在广东美术馆的台阶上布置了一系列带有内置声音系统的音乐键盘。每一个键盘都能演奏出不同的和弦。这些声音总体来说是低沉的而能够引起回应的,并且总是随着我们在楼梯上的走动而变化着。不同的和弦会根据我们所接近的键盘而奏响,随着我们的移动而进入一个听觉领域。我们所听到的内容取决于我们是谁,我们在干什么以及我们在哪里。
在最近的陈述中,藤本由纪夫解释道:“听觉经验不仅仅是聆听声音,同时也是对隐藏于日常生活中那个肉眼无法捕捉的世界的感知。当你用自己的声音来创作的时候,就将必然进入一个哲学的领域。”
观众4
胡小姐:一件可以令人去思考的作品就是成功
胡小姐专门从佛山到广州来观看广州三年展,她表示:“很多作品是看不明白的,但有一些作品可以 从
名 字 去 理 解 ,例 如《暂
停(pause)》这个作品。不过我觉得看不懂也不要紧,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来我也在微博上看到其他人对广州三年展作品的理解,觉得挺有意思的。”
此前在看新闻的时候,胡小姐留意到韩国艺术家咸进的作品《在它底下》,这是一件在脚底墙根展示的作品。她表示,“我想很多人会忽略了这件作品,我想这就是理解广州三年展主题‘un-seen’的方式吧”。
胡小姐说:“艺术作品的存在本来就是不为所有人理解或者会有各种有趣见解集于一身,我觉得一件可以令人去思考的作品就是成功的作品。寻找、思考,并去尝试理解和分享见解,应该就是我这次观展的一个收获吧,有时间我会再去逛逛的。”
混合媒体装置《在它底下》。
[作品点击]
《在它底下》混合媒体装置
作者:咸进(韩国)
咸进像是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一个微型的幻想世界。他总有孩童般的想象,用他的微型雕塑营造出一个个“眼不能见的每日奇观”。作品《在它底下》展现了艺术家在日常环境的角落中所搜集和编辑起来的视觉故事。美术馆中十七米长的展墙看来空空如也,而正是在展墙和地面的空隙中展现着艺术家用毛发和灰尘制作出来的场景。观众可以用放大镜从那行空隙中来观察这件“极简”装置,像是一部有些怪异的侏儒剧。其中的人物有的背着好似大鹅卵石的半颗花生米,有的在跟小虫殊死搏斗,或是在灰尘洪流中挣扎。如果说这个戏剧有种喜剧效果,那也是一场苦涩的喜剧,其中的小东西们都被另一个世俗所逼迫着,满是忌妒、凶杀和恶毒,无休止的冲突与灾难。
聚焦大剧院
到美术馆外的第一场馆,看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的融合
本届广州三年展,除了在广东美术馆以外,还在广州大剧院设立了除美术馆外的第一场馆。广东美术馆馆方表示,两者致力于展示不同存在方式、感知方式、创作方式的艺术形态。两个场馆的结合正是跨艺术学科的有力体现。展览中将空间艺术与时空艺术、视觉艺术与视听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与穿插。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表示,2010年起,广东美术馆与广州大剧院开始了当代艺术的全面合作。这个剧场,我们两家有不同的表述,但有着同一个中心。对于广东美术馆来说,这里是广东美术馆广州大剧院当代馆;对于广州大剧院来说,这里是广州大剧院广东美术馆当代馆。
9月29日,在广州大剧院上演了约翰·凯奇、杜韵和克莱尔·切斯、凯蒂·帕特森、塔西为西小组等艺术家的作品。其中约翰·凯奇的作品《4分33秒》尤其受到关注。广州大剧院艺术总监徐明奇表示,“20世纪以来,有两位大师颠覆了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的传统,他们从传统艺术走到现代艺术,一路走来解构到底。他们是杜尚和约翰·凯奇,杜尚在视觉艺术上出现了一次革命性的颠覆,产生了作品《泉水》,约翰·凯奇把听觉艺术解构到底,产生了作品《4分33秒》。以往更多的是在表演的艺术空间以展览的形式呈现视觉艺术,今天是在表演艺术空间有机地把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结合起来,我觉得这是一个新的高度。”
约翰·凯奇是美国偶然音乐的开创人。约翰·凯奇一生中最为石破天惊当然也是最著名的音乐作品当属《4分33秒》。这部作品首演于1952年,作品为任何种类的乐器以及任何数量的演奏员而作,共三个乐章,总长度4分33秒。乐谱上没有任何音符,唯一标明的要求就是沉默。请观众认真聆听当时的寂静,体会在寂静之中由偶然所带来的一切声音。这也代表了凯奇一个重要的音乐哲学观点:音乐的最基本元素不是演奏,而是聆听。
不少家长带孩子来看《4分33秒》,重在感受艺术氛围
在广州大剧院的现场,《4分33秒》由艺术家杜韵表演。演出的时候,在4分33秒的寂静中,可以聆听到现场的相机快门声、人们的咳嗽声、孩子的嬉闹声等一切“偶然之音”。
尽管这几场演出是十分前卫的,甚至连成人也无法理解,但现场还是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看表演。带着女儿来看表演的杨女士告诉记者,“我们带她来看,主要是想让她体验一个不同的感觉。我不会去限制她感受什么,我们作为家长仅作为一个提供体验的机会给孩子,当中有什么体验与感受完全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中场休息的时间,我也问了我的孩子,‘在那个没有声音的演出里面,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也答不出来,但不代表她没有感觉。”
共3条 共3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