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艺术眼artspy
 安-维罗妮卡-詹森斯 光幻视 海报 Ann Veronica JANSSENS Phosphènes poster 1997-2012
300 X360 cm
第4届广州三年展没有延续以往三届的结构模式,即不是以“一个展览+一个论坛”为主架构。自去年9月起,经过一个“启动展”、四个项目展、三站十六场论坛(包括一个海外论坛),这个拉起长一年的战线终于迎来了收官作——主题展“见所未见”。在今天的北京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携参展艺术家和合作伙伴共同出席,向媒体阐释策展理念。
“见所未见”由策展人姜节泓提出,有关这个概念的意义他说:“这是主题展总的框架,而不是一个围绕它阐释的主题。它充满了指向未来的不确定性,生发出一个有关‘看’的可能。这将是一次旅行,展开基于视觉的想象、探究和认知。在有限的视觉经验下,投射出一个超越自然感知经验的固有期待。”
这次主题展共涵盖了75组来自世界各地业已呈现出成熟姿态的艺术家,主题展以广东美术馆、广州大剧院、正佳广场为场馆,展示不同的艺术形态。广东美术馆作为展览空间,广州大剧院作为表演空间,而正佳广场将是一个与公众“短兵相接”的阵地(姜节泓语)。届时在集生活、商务、购物、娱乐为一身的正佳广场上将会有汪建伟、Guest小组、杨振中等9位艺术家的全新作品,现场将不设任何说明和标签,作品以“埋伏”的姿态出现在现场,介入公共空间,再提艺术家与观众、艺术与公共空间的议题。
第4届双周三年展沿着启动展、项目展的经验继续发问:“预设的这些文化设想与展示空间究竟可以带来什么?艺术学科的跨界对各艺术形态本身的定义是会拓宽各自的边界还是会模糊两者的界限?艺术融入公共空间,走向大众它会具有怎样新的价值?若艺术不再与生活、商业有所界别,那艺术的精神性与欣赏性是否也因此失去了意义?”,而“见所未见”的现场将同时以此检验它是否是一个可持续发问的能量场。
 没顶公司 无题 装置 Madein Untitled installation 2012
 丹-费拉未因 无题系列一号(献给巴尼特-纽曼)荧光灯 Dan Flavin Untitled one (to Barnett
Newman) yellow, red, and blue fluorescent light, 1971 244 X 122cm
 王郁洋 尘归尘 影像 Wang Yuyang Dust Is Dust photography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