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出发 先兴奋:开启“见所未见”的视觉之旅《精品生活周报》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是一个延续三年的大展。继启动展“元问题——回到美术馆自身”在去年拉开帷幕,对当代艺术提出了许多原初性的问题,“去魅中国想象”等5个项目展也相继上演,而当中的压轴之作——主题展“见所未见”将于9月28日揭开神秘面纱。据介绍,届时将有来自3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近80位艺术家,在广东美术馆、广州大剧院、正佳广场等多处空间为大家带来一次难忘的艺术体验。

实践创作和视觉先行 “不要让艺术品沦为一个标签”

    这次主题展有中英两位策展人:包括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姜节泓和“第十一届悉尼双年展”策展人、IKON美术馆馆长乔纳森•沃金斯。但这并不意味着两人分别代表东方和西方在挑选参展的作品,姜节泓说:“我们同时挑选东方和西方的艺术家,围绕具体的作品与艺术家,围绕实践而不是空洞的理论展开探讨。我相信‘见所未见’可能是今年中国最好的展览,虽然全部的参展艺术家名单还没有最终确定,但就已经确定的部分来看,也是令人震惊的很多大师级的人物会来参加展览。”

    关于策展理念,姜节泓提出了一个观点:视觉先行、实践先行。他说:“我并不是一个职业策展人,策展方法论也是我近期研究的一个重点。在所有的展览中我最反感的就是事先设定的理论,艺术变成了一个标签,策展变成了一个陷阱。作为一个艺术家,讲究的应该是创作先行,视觉先行,艺术家应该通过作品做出姿态。”因此,这次展览中的五个关键词划分,也并不是用来为展览划分区域的,姜节泓说,“未见之物、未见之事、未见之信、未见之城、未见之变”只是他借以为思考理出维度,而不是独立的五个展览区间,不会成为策展人强加给艺术家的创作主题,而是双方建立在艺术实践基础上的一种理解和认识。

把艺术归还给生活“挖掘我们生活中拥有的想象力”

    尽管展览尚在筹备当中,但策展人想要呈现的“见所未见”并不难懂。对于观众而言,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任何一件艺术品都不是孤立存在,它有一半是来自艺术家的创作,而另一半则是来自观者的体验。这种体验正是来自于人们对“未见”之物的想象空间,并以此来塑造和解读所谓的艺术品。”对此,姜节泓以耶稣为例,“要知道所有艺术家都没有见过‘耶稣’本人,然而大家凭空想象所描绘的这一对象却成了西方美术史上的核心人物。甚至可以说,没有了他就没有西方美术史。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可见我们的艺术创作对视觉想象力是存在着多么巨大的依赖,而恰恰就是这种依赖给予了艺术的丰富多元。”,“见所未见”就是希望挖掘我们生活中拥有的想象力,以一种我们未曾有过的方式去看待事物。“最有趣的艺术家往往最不喜欢被人看作是艺术家。”乔纳森•沃金斯也一再强调,这次主题展在鼓励艺术家发挥视觉想象力的同时,更鼓励观众的参与互动,“在探讨艺术的时候,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圈子,还包括了公众。我们更希望把艺术归还给生活。”

当代并非简单的时间概念“17世纪的艺术,也能成为当代的艺术”

    在发布会现场,姜节泓给记者展示即将参展的图片中,有一张意大利摄影师比亚图拍摄于1860年的广州老照片,这可能是现存最早的广州老照片了,这张即使是老广州人也“见所未见”的老照片,也将是这次展览中的一件展品。姜节泓说,这次艺术展不但会有一线的当代艺术家参展,还有已经去世的艺术家,甚至十七世纪、十九世纪的艺术品,“所以说我们把整个视觉大餐奉献在观众面前的时候,对‘当代’这个概念会有一个进一步的探讨。”对于“当代艺术”,姜节泓的解释让我们耳目一新:“我想当代不是一个线性的东西,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有了现代、后现代就有了当代。其实从清代开始就有了当代,当代艺术家。”对此,广东美术馆馆长、第四届广三展总策展人罗一平补充说:“17世纪的艺术,它也有些能成为当代的艺术,19世纪的艺术也是如此。它们和现代作家创造的作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的当代性其实就是在这种见所未见的范围当中。”


来源:精品生活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