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三年展 一部跨越三年的“美剧”《hiart.cn 》 


8月16日,以罗一平为核心的策展阵容于北大举行的第四届广州三年展发布会上正式亮相


    于北大并不宽敞的会议室里,主办方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搭建的脚手架上贴着“元问题:回到美术馆自身”几个大字,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的主题开门见山,“拆”和“建”将成为这届“广三”的关键词。

    以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为核心的策展阵容于8月16日在北京亮相,一串名单中除王林、高岭外,张可欣、张旭东、姜节泓、乔纳森•沃金斯、左正尧、张玲珍这些名字都并不为当代艺术圈所熟知。这样的混搭组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广三”的定位和走向——立足广东本土、走国际路线、与文化界互动。

    除了将以美术馆的改扩建工程作为贯穿展览的一大噱头外,跨越三个年度的“动态三年展”也使得该展览“有别于以往任何区域的任何一届国际双年展或三年展”。如果将以往的三年展比作一场电影,那么第四届广州三年展则更像是一部跨越三年的美剧。

    期待“广三”在三年的时间内都不离开公众视线的美好愿景实际是建立在一个庞大,甚至是复杂的展览体系上。在 “启动展”、“项目展”、“主题展”三大部分的框架下,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设有多个由不同策展人策划的展览。展览同时又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围绕不同话题开设论坛进行讨论。

    再加上各展览主题字面上缺乏一定联系(比如“启动展”主题是“元问题——回到美术馆自身”;而“项目展”却没有主题,仅由5场分布在广东美术馆、英国、法国的展览组成;最后一部分“主题展”则以“见所未见”为主题),一时间让人很难厘清头绪。因此,对展览时间布局的梳理成了新闻发布会上罗一平重点解释的内容。

    此前罗一平提到的展览将涉及“广东本土、海外、国内重要艺术家以及不那么重要的艺术家”,目前仅公布了9月22日“启动展”的艺术家名单,其中包括九位中国艺术家:冯峰、冯峰小组、杨勇、郑国谷、张路江、张新民、邱志杰、隋建国、缪晓春。罗一平强调这些艺术家都会根据广东美术馆的空间、围绕“拆”与“建”、“回到美术馆自身”的问题为这届三年展量身定制作品。

    “论坛行动计划”是本届三年展的另一个重头戏,由广东美术馆与纽约大学文学艺术批评理论中心、北京大学文学批评理论中心合作展开,在未来三年探讨全球化条件下艺术生产的可能性、作为概念的“当代”及其历史蕴含等问题。通过这一系列论坛,“重温80年代美术界和文化界的良好互动”或许是该计划总策划人之一张旭东的目的之一。

    看似丰富多元的展览和论坛能否有机重组?美术馆的围墙能否真正被打破?这些答案或许得等到三年后才能得出答案。


文:罗颖  来源:hiar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