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自产生之日,似乎就同“难懂”这个关键词摆脱不了干系。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见所未见”在大众心目中也逃脱不了“创作者不知所云、观众难明就里”这个印象:摆着一杯清水说这是一棵橡树,用铁丝在墙上画了个四方形,将展厅消防栓当作装置,把木板子高低错落地悬挂在墙壁边……这些看似怪异的展品就出现在“见所未见”的展厅,不明真相的“围观”观众就忍不住要发问了:“这些艺术品怎么如此晦涩怪异?我好像走进了大观园,看不懂呀!”
然而在“见所未见”主题展策展人看来:“当代艺术本来就不存在是否看懂的问题,而是一个能不能引发你思考的问题”。
传统艺术门类往往强调严格的规范和技法,观众欣赏起来比较“有章可循”。而当代艺术家们比拼的是手段和观念,强调创意和想法,很多艺术品还会涉及到艺术史、现当代艺术史在某个阶段的知识和上下文关系。对于普通百姓可能真的很容易直接“忽略”之。但是,学会去欣赏这些看不懂的艺术,培养一种视觉的“自虐”心理,不也是一种享受么?人们觉得艰涩看不懂,其实只是给自己设置了心理障碍,觉得看不懂显得很没有文化。很多观众在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总是会为自己解释:“我艺术细胞不够。”但事实上只是因为没有用心去体会和思考。
观众蒋先生就如何更好地理解艺术品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好是先有自己的感受体会思考,然后看看作者自述或策展人批评家的评论,再进行对比看是否一致,不同的话看看自己是‘没想到’还是延伸了作者的创作思路。”也就是说,观众需要有一个自己独立思考评判的系统,再抓住作品的一个“兴趣点”进行扩展思维,慢慢发掘作者想“告诉”观众的东西。就像走进自助餐厅,对于喜欢的食物我们会闻香搜索;看艺术展也一样同样,对喜欢的问题,我们会顺着问题找根源,尽管最后的答案也是个问题,但这个思想之旅,快乐也极乐。广东美术馆策办“见所未见”主题展如此盛大的当代艺术文化餐饮,也是为观众朋友提供一个求源探本的契机。比如观众carry就这样认为:“最大的收获就是感觉有趣。从来没想过能够完全理解艺术家想表达什么,只是去感受自己获得什么”
对此,“见所未见”策展人也说过:“观众的误读也是一种解读。”也许就像罗斯玛丽·兰伯特说的:“科学与技术提供了新方法,让我们开始意识到:其他人的自我表达,即艺术,是我们生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周围一切所见所闻的组成部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对建筑、绘画和制作品的理解,也是自我理解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每位观众都有介入和阐释作品的权利。例如观众对《一棵橡树》这件作品就有自己的不同理解:“将水倒入杯子的那一刻,这杯水便成了一颗橡树,物质形态并不能作为判断本质的依据。”有的观众读出了“佛学禅宗的意味”。而有的观众则认为是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的体现:这些解读都非常精彩。
对于“见所未见”的艺术品,我们只需要有自己的思考,而这种思考和表达也就成为艺术品的一部分。艺术家想表达的东西和观众所理解的东西,这中间两者的碰撞本身就已经超越了作品本身的意义,不是吗?
广东美术馆 新闻与影像部
文/陈文哲
2012年10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