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见所未见”新闻发布会在我馆召开 


3月14日下午,策展人姜节泓与乔纳森在广东美术馆创作院内接受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G4的采访。


3月14日下午,策展人姜节泓与乔纳森在广东美术馆创作院内和信息时报、南方日报、新快报等媒体朋友讨论主题展的看点。


3月14日下午,新闻发布会在人文图书馆会议室举行,吸引多家媒体参与。


罗一平馆长、策展人姜节泓与乔纳森、艺术家苏珊等嘉宾回答多位记者的提问。


为本次主题展新闻发布会作现场中英翻译的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詹成博士。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总策展人,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策展人姜节泓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策展人乔纳森


参展艺术家代表、英国特纳艺术奖获奖者苏珊

    3月13日下午,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新闻发布会在我馆人文图书馆会议室举行,吸引广州电视台、南方卫视、广东电视台、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新快报、羊城晚报、大公报、澳门日报、雅昌艺术网、周末画报、画廊等多家媒体共同参与。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总策展人,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策展人姜节泓与乔纳森•沃金斯、参展艺术家代表、英国特纳艺术奖获奖者苏珊•菲利普斯,广东美术馆新闻部主任、广州三年展馆长助理方旭东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由广东美术馆研究部副主任张芬主持。

    在发布会上,罗一平馆长宣布主题展将继2011年的启动展与一系列的项目展后,将于2012年9月28日拉开序幕,直至2012年12月16日结束。本次展览的主题是“见所未见”。这个短语既有通俗易懂的词面,也有深奥莫测的所指,是一个没有玄机的“玄机”。“见所未见”一方面出于人类肉眼视觉的有限性——“眼界”之短浅;而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我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以及对自然感知经验的超越。对于主题展的定位,罗馆长认为主题展不仅仅是对启动展、项目展的一种升华和归纳,更近一步的一种延展,更重要的是它是对这一届的三年展一个非常响亮的乐章,来把所有的三年展提到一个最高的位置。

    以“见所未见”命名的主题展,两位策展人设立五种思考维度:“未见之物”、“未见之事”、“未见之信”、“未见之城”、以及“未见之变”。关于媒体朋友对“见所未见”思考的关注,姜节泓认为,“今天所讲的见所未见,其实就是在讲,当实践先行的时候,当艺术实践引领理论形成的时候,我们将会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展览,将会看到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家,看到什么样的呈现方式。”而乔纳森•沃金斯则对主题展上展出的艺术家作品与观众们的交流互动有着更多的期待,他认为:“艺术不存在一些固定的、与生俱来的本质,策展人为艺术家们提供的见所未见的思路,本身就透露出幽默的艺术色彩。我不希望展览成为一个说教的场所,我期待观众与艺术品亲密接触,用更多的想象力去理解艺术品的微妙之处。”

    参展艺术家代表的苏珊•菲利普斯,多年从事声音艺术。2010年,她凭借其声音装置作品《远方的低地》获得该年度英国特纳艺术奖。创立于1984年特纳奖,被誉为欧洲视觉艺术领域最重要、最有声望的奖项。而她也成为了特纳奖有史以来首位以“声音艺术”获奖的艺术家。对于本次主题展,她表示目前还没有太多具体成型作品。但她将尝试在作品中“用声音定义空间”。离主题展的开幕还有大约半年时间,她将花更多时间去感受广州这个城市,届时用“声音”去展示她所理解的“空间”。

    通过本次发布会,让我们更好去理解“见所未见”一词,这个短语既有通俗易懂的词面,也有深奥莫测的所指,是一个没有玄机的“玄机”。“未见”不但包含了“可见的”和“不可见的”,同时也指向一种对于事物本身是否存在的不确定性。我们相信,今年9月开幕的“见所未见”主题展,是一个通向开放的思考空间,属于并拥有我们每一个人。视觉先行的思考、实践与阅读模式建立了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平台,以更具持续性和延展性并且可转化的想像力和思辨达成一种创造性的对话。


广东美术馆 新闻与影像部
2012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