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介绍:
缪晓春(中国)
缪晓春,1964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99年毕业于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生活工作于北京。
缪晓春钟爱摄影的后期制作。他常常借助数码技术改变物体的形态,制造出超凡的效果。他通过大胆的影像重组来展现现实中的大千世界,并且不断地提高照片的分辨率和加大展出尺幅,努力让影像更逼真,让观众如身临其境。缪晓春渴望与观众沟通。为了探索看与被看的关系,他刻意将许多日常因素融入影像之中,制造出现实中中国社会急剧变化转型的场(景)。这种现实再现的手法,可唤起观众个人日常生活经验的回放,将更多的自我理念注入其中,带给观众一种特殊的视觉体验,从而改变其认知事物的习惯,甚至改变其看作品的因果关系。
作品介绍:
无中生有,三维电脑动画装置,尺寸可变,2012
新立方主义投影
用一个虚拟的摄像机同时从前后左右及上方拍摄同一场景,所拍摄的画面连接在一起,便如同在该场景中截取一个立方体(运动到这一截面的物体甚至如同被切割了一样)。我们知道,在现实场景中用多个摄像机拍摄,很难做到摄像机与摄像机之间成90°直角。但在三维软件中却很容易做到这一点,因而当把五个虚拟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从前后左右和顶部投射到同一个立方体上时,五个画面便可以精确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由投影组成的立方体。
一百多年前,立体主义画家尝试在一个画面上表现同一个物体的各个侧面,但他们很快就抛弃了精确性而更多地致力于发展出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手法;一百多年后,借助新的科技手段,我们有了不止一种的“立体的”表现方式。也许问题的关键是: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如何能够真正地演变成一种新的艺术表现手法。
“见所未见”从两个方面说:内容上,“未见”常指现实中眼睛没见过的东西;但如果是电脑用软件做出来、虚拟出来的东西,它在内容上说就是未见的,不是日常经验当中的,是没有见过的东西。另外,在做这些虚拟的内容时,要追求一下它跟日常经验的一定距离。
从表现形式上讲,我一直对观看方式挺在意的----从什么视点看。从《虚拟最后审判》开始一直在做这个工作。如何用技术和软件改变观看方式。去年开始用五个面来投,做立方体投影,从五个角度投射,是想回应一百多年前的立体主义。它当时是1911年,我去年做立方体投影是2011年,正好是100年。立体主义非常纯粹的对形式的探索,就是如何用另外一种观察方法,用另外一种表现方法做作品。这当然是100年前的事情,与现在不一样。
从主题上讲,我用立方体来回应“见所未见”。前两天在想,也做了些笔记:有可能今天的“见所未见”明天就可能是“常见”的东西。虚拟影像它不是一种物理存在,它本身就是一种“未见”。虚拟影像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它一旦输出了,就不是一个原件,就是一个赝品,因为它的原件永远存在于它的屏幕背后,这个是你刚才讲的内容上的。另外一个是你讲到技术上,借用新的技术达到的一种没有见过的稀缺物。从这两个角度讲见所未见还是简单了点。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你讲到的观看方式,特别是对立体主义的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