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介绍:

沈少民(澳大利亚)
沈少民,1956年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81年毕业于中国黑龙江省教育学院艺术系。上世纪80年代末旅居澳大利亚,现为澳籍华人,在中国北京和澳大利亚悉尼工作和生活。
沈少民没有经过正式的艺术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木匠,因而在他开始创作生涯的时候,选择了版画这种讲求技艺的艺术门类,并一直保持着注重手艺的习惯。沈少民的艺术创作涉及版画、影像、装置等方面,其中以装置最为闻名。科技、图纸、工艺、生命,这些都是他作品中常见的素材;而对人类未来、人类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强烈的社会关怀、社会责任感,则是他作品中不变的主题。他从来不局限于一种艺术形式,坚持“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的创作原则。从对制度的不满而出走他国,到不安稳的国外生活,再到作品的中国转向,他的作品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形式和越来越深刻的内涵。
作品介绍:



我摸到了上帝的声音,装置,尺寸可变,2006-2007;2011
中国第二架载人飞船神舟六号于2005年10月12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上太空。作为“光辉而神圣的使命”,它的成功发射“对于增强中国综合国力,加快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振奋民族精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古代中国被称为“神州”,意为“上帝的土地”;这个同音的“神舟”改换了第二个字,穿梭于“神指头所造的天”。沈少民在作品中利用了飞船运载火箭所分离出来的四块残片,印上了大片不知其意的盲文。这些符号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解的,但盲人却可以通过触摸来阅读这从太空降下来的信息。艺术家说:“面对宇宙的无限,人类本质上如同瞎眼”。但我们却满了各样的虚妄,贪婪,邪恶与争竞,企图用我们的野心来掌握这个世界,并努力超越自己的视野进去挑战那个不可知的将来。
追光灯照耀下的飞船残留碎片纪念着人类另一次太空探险的辉煌。然而,这些碎片本身却怎么看怎么不像一次成功,倒是暗示了一个不祥的未来。盲文所代表的从神而来的信息似乎仍然有待解读,事实上,它恰恰选自圣经的最后一卷书——《启示录》,预告了那个末日的光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