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K"%> 广州三年展首页(6) > 展览 > 广州三年展 >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 <%@include file="/zhanlan/threeyear/Thefourth/23/top.html"%>
<%@include file="/zhanlan/threeyear/Thefourth/23/leftmenu.html"%>
马克尔·克雷格·马丁(爱尔兰/英国) 

艺术家介绍:

 

马克尔·克雷格·马丁(爱尔兰/英国)

    迈克尔•克莱格-马丁(Michael CRAIG-MARTIN),1941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在美国长大。1959年入读纽约Fordham University的英国文学和历史专业,并开始了绘画。1961年秋,进入耶鲁大学专修绘画。1966重返英国,成为英国观念艺术的先驱之一。1980年至今受聘于伦敦金史密斯学院。现在英国工作和生活
 
    迈克尔•克莱格-马丁的艺术创作可粗略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上世纪60、70年代和80年代至今。这两个时期的作品在思想、内容、风格、媒介等方面均呈现出明显的分界。克莱格-马丁在耶鲁的五年正是美国当代艺术关键的五年。新时期的人们对艺术的本质提出了质疑,认为艺术的工艺、技巧、物质性不再是最重要的问题,艺术的观念获得了认可。于是,传统的艺术定义被打破,各种先锋性、实验性的艺术流派蓬勃发展。克莱格-马丁见证了观念艺术和极简艺术的诞生,并深受二者影响。他通过木盒子系列和《一棵橡树》等装置试图给出自己的答案:“相信”才是作品中坚定不移的根本。他曾在采访中坦言:“回顾过去,好像我每次试图做点东西出来时候,那东西已经存在了,我不过是在上面加上了一些改动而已。拿那个时期的巅峰之作——《一棵橡树》来说,实际上我什么也没做,但我实现了之前一连串的想法。” 克莱格-马丁很早便注意到日常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用具和物品,例如水桶,水杯,眼睛,熨斗等等。这些制成品(ready-made)在他的艺术世界里被看作人类的另一种语言符号,它们可以有最简单的形式但却能容纳最复杂的内容。如果说艺术家之前还在试图回答艺术的本质问题话,中后期的他则更专注于积累一套属于他自己的符号素材库。这个素材库并不庞大,常用的不超过二十个,但却能经他搭配组合之后表现出异常丰富的视觉与意义潜势。进入80年代,他尝试着将这些素材设计成简笔画,用黑胶带把线条和轮廓在墙上贴出来。后来他引入了色彩便直接在墙上作画。有一段时期,他的作品通常是以墙面为单位,以炫目的色彩简洁的线条为标识,铺天盖地的出现在建筑物、地铁站等公共空间。最近他又借助电脑技术处理这些平面设计,给观众带来新的视觉体验。除了艺术创作之外,格雷-马丁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艺术教师。自1980年受聘于伦敦金史密斯学院至今,为这个以艺术与设计蜚声海内外的学院为英国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艺术家,包括八十年代末崛起的“年轻英国艺术家”(YBAs)群体。

    个展:2009朴敬美画廊,首尔 /2003风暴之眼,加戈西安美术馆,纽约/ 1999迈克尔·克莱格·马丁:雪茄有时就是雪茄,符腾堡美术馆,德国斯图加特/ 1994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巴黎 /1991项目画廊,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 /群展:2006第6届上海双年展 /2006年,审视欧洲,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 /2005提高意识,泰特现代美术馆,伦敦。

广州三年展首页


第三场 “历史中的城市”
引言:全球化时代的城市空间和城市文化都处在一种深刻的悖论之中:一方面,每个城市都试图标榜自身的独特性;另一方面,所有城市都在与其他城市的实际的或想象的竞争中不遗余力地把自己变得丧失个性、标准化,仿佛只有这样才符合“国际标准”。在追逐“世界性城市”的竞赛中,城市日益失去同自身自然、人文、历史和社会环境的有机联系,而成为现代交通、通讯、金融、贸易和时尚网络上的孤零零的节点。当代中国城市的“拆”与“建”,能否在这个深刻的辩证过程中重新找到自身所属的历史脉络?作为三年展的主办城市,广州如何找到自身在珠三角、中国、亚洲、乃至世界范围里的定位?
主持人:甘阳(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博雅学院院长、通识教育总监)
主题演讲:赵辰(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朱涛(香港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中国建筑传媒奖学术顾问),彼德•内弗 (Peter Noever,策展人,设计师)
对话人:王维仁(香港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建筑师),王明贤(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冯原(中山大学教授)
第四场 “亚洲当代影像”
引言:在当今世界,当“想象”和“虚构”的世界日益变得枯竭、陷入“自我指涉”或技术主义的循环,“纪实”或“记录”却把“表象”的领域推向一个新的强度。当代中国的纪录片运动,既是亚洲乃至世界纪录片运动的组成部分,又具有其独特的介入、捕获和界定“现实”和“真实”的眼光和动力。在由台湾新浪潮及中国大陆“第五代”导演开启的电影实验的终结处,纪录片的视觉语言却保持了它的激进性,从而将艺术的逻辑包含在它“非艺术”的外观之中。我们希望艺术批评和思想论争能为当代纪实运动提供一个有效的分析、阐释和判断的平台。
主持人:罗一平(广东美术馆馆长)
主题演讲:张钊维(CNEX制作总监/董事局成员),阿希什•拉贾德雅克萨(Ashish Rajadhyaksha,电影评论家和策划人,印度文化与社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对话人:戴锦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吕新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董冰峰(策展人,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周浩(艺术家),阿维吉特•穆库尔•基绍尔(Avijit Mukul Kishore,印度独立电影导演),张颂仁(策展人,香港亚洲艺术文献库联合创办人,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第二站:纽约大学,2012年6月,着重探讨当代艺术与政治、艺术与市场、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第三站:北京,2013年3月,探讨全球化、网络对当代艺术和理论的影响,以及批评与人文学传统的关系。

Copyright © 2004-2006 GDMo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43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