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展览|粤藏粤美(第一场)

“一起看展览·粤藏粤美”第一场邀请广东美术馆和深圳美术馆的典藏部门策展人为观众开展导览活动,从典藏与美术馆的角度讲述馆藏的故事。
一起看展览|粤藏粤美(第一场)
活动日程:
深圳美术馆
美在斯——深圳美术馆馆藏陈希旦水彩画展
时间:2025年8月16日(周六)下午2:30-3:30
主讲:李原原(深圳美术馆典藏部主任、策展人)
广东美术馆
客从远方来——广东美术馆馆藏粤外名家作品展
时间:2025年8月16日(周六)下午3:30-4:30
主讲:冯勇(广东美术馆典藏部馆员、策展人)
活动地点:广东美术馆本馆(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参与方式:
1. 本次为公益性导览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
2. 活动名额有限,需报名参加。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报名表
主讲简介

李原原,200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硕士,毕业后任职于深圳美术馆,致力于艺术研究、展览策划及艺术创作。现为深圳美术馆典藏部主任,二级艺术运营,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水彩艺委会委员。主持策划的典藏研究展多次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其中四次获得优秀展览项目;策划“3W+水彩交流计划”系列水彩画展及深圳本土艺术系列研究展;主编展览画册二十余种;创作的水彩画作品入选“广东省第八届水彩、粉画展”“第十四、十五、十六届深圳画家画深圳美术作品展”等展览。2022年被授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工作先进个人”。

冯勇,2021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硕士。现任职于广东美术馆典藏部,助理馆员。致力于艺术研究及展览策划,其参与策划的展览多次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
导览展览介绍


客从远方来——广东美术馆馆藏粤外名家作品展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画坛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迎来了流派纷呈的崭新局面。京津、海上、新金陵、长安、岭南等画派各领风骚。领军人物南来北往,办展、切磋、问学、执教,不同地域的美学理念与创作实践在此过程中深度交流、碰撞融合,共同推动了中国画的现代转型。
新中国成立后,官方组织的写生和交流活动发挥了更大的影响,广东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以及开放包容的文化底蕴,逐渐成为往来交流的首选之地。 李可染等知名画家受特许到从化温泉宾馆疗养;傅抱石率“江苏国画工作团”来广州写生;全国美协重点会议、广交会及改革开放等契机广邀各地代表来粤办展交流……与此同时,广东几大国宾馆作为政务接待单位,为展示形象亦常求购名家名作,迎来送往间,不经意见证了诸多论艺时刻,留存大量墨宝。
本次广东美术馆馆藏展览特选部分粤外名家存念之作,辅以各画派名家代表作,旨在通过梳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艺术家在南粤的采风交流活动,以点带面,探讨南北互鉴对各派艺术变革产生的深远影晌。


美在斯——深圳美术馆馆藏陈希旦水彩画展
陈希旦先生是中国水彩画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的作品就曾多次参加全国重要美术展览。1984年,他积极响应深圳市政府号召,移居深圳、建设深圳。在深圳,他一如既往地醉心水彩画创作和研究,并且牵头成立深圳水彩画会,创办《深圳水彩》,组织深圳水彩画展赴国内外多个城市展出。水彩画能够成为深圳文艺的一大特色,陈希旦先生功不可没。
从艺六十多年来,陈希旦先生多次参加重要国际艺术展览并获奖,曾应邀出席“百年中国水彩画学术研讨会”等重要活动,策划举办了“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等国际水彩画赛事。他不仅以自己的创作向世界展现中国水彩艺术的风采,更致力于使中国水彩艺术走出去”,促进中国水彩画在全世界的交流传播。
2016年,深圳美术馆系统收藏了陈希旦先生各艺术发展阶段的精品,并策划举办了“美在斯——陈希旦水彩画研究展”。这是深圳美术馆首次系统收藏深圳名家的美术作品,从此开启了对深圳艺术名家个案的系列收藏、研究、展览与推广;“美在斯”源自深圳美术馆收藏的书画名家程十发先生于1986年题赠该馆的书法作品《美在于斯》,寓意美好的事物在此汇聚。
活动回顾
活动资讯丨在二沙岛探索“粤藏”感受“粤美”
在二沙岛探索“粤藏”感受“粤美”!
8月两场导览、两场版画体验活动,打开广东省美术馆馆际典藏精品宝库。


7月16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美术馆协会和广东美术馆共同发起的“粤藏粤美——广东省美术馆馆际典藏精品展(第一回)”在广东美术馆本馆开幕。展览为观众呈现了广东地区美术馆典藏和展览的丰富案例,生动地阐释了美术馆中“粤藏”的重要意义。
8月份以来,随着“粤藏粤美”公共教育系列活动的开展,广东省各级各类美术馆的专业人员齐聚二沙岛,带领本地观众探索广东省内美术馆收藏的亮点与特点,感受蕴藏在“粤藏”之中的开放、包容与文化自信。
一起看展览
典藏角度看“客在广东”的美术创作
在8月16日开展的两场导览活动,从美术馆典藏角度切入,结合展览中的两个案例,带领观众了解“客在广东”的美术创作故事,透过美术馆的典藏故事,呈现了广东开放与包容的精神。


冯勇导览活动现场
广东美术馆在此次展览中呈现了“客从远方来——广东美术馆馆藏粤外名家作品展”,特选部分粤外名家在广州工作或参与活动期间留下的存念之作,辅以各画派名家代表作,梳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艺术家在南粤地区的采风交流活动,以点带面地探讨南北互鉴对各派艺术变革产生的深远影响。
广东美术馆典藏部馆员、此次展览策展人冯勇从这批粤外名家为何到广东来,怎样在广东留下佳作,作品如何流转入藏广东美术馆,又怎样得到保护和修复等角度,将这批藏品的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他的讲述,让观众感受到作为国家重点美术馆、华南地区区域大馆的广东美术馆在收藏、研究方面的文化责任。


李原原导览活动现场
深圳美术馆在此次展览中呈现了“美在斯——深圳美术馆馆藏陈希旦水彩画展”。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后华南地区重要的城市,吸引了许多粤外艺术家移居广东工作和生活。展览以上海籍艺术家陈希旦在1984年移居深圳、建设深圳的往事切入,呈现了他的水彩艺术成就,讲述了他的艺术生涯与创作经历如何与深圳产生深厚的联系。
深圳美术馆典藏部主任李原原不仅为观众介绍了陈希旦的艺术人生以及与深圳的特殊情缘,还介绍了陈希旦水彩画艺术特色和创作技法。他介绍道,该展览是深圳美术馆首次系统收藏深圳名家美术作品,开启了对深圳艺术名家个案的系列收藏、研究、展览与推广。
艺术工作坊
传承与交流视角中的广东版画艺术
在8月23日、24日开展的两场艺术工作坊活动,从美术馆“典藏+教育”角度切入,带领观众从观赏版画到体验版画创作,理解近现代版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当代版画艺术的技法探索与国际交流。

木刻版画体验活动现场
“传承——古元师生版画作品联展”木刻版画体验活动由珠海市古元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靳雄步主持。他先带领观众走进展厅,在观赏一件件版画作品的过程中,将古元与其学生的故事娓娓道来。在木刻版画体验活动中,他以古元在版画创作中吸收陕北剪纸艺术风格的特点为引子,进一步在经典作品鉴赏中介绍木刻版画的技法和画面特色。随后,观众在动手体验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木刻版画艺术的魅力。

艺术体验工作坊活动现场
“以版画为媒,共绘文明互鉴之美” 艺术体验工作坊活动由观澜版画美术馆团队主持。观澜版画美术馆为国际艺术家提供驻地创作的空间和技术,以版画为媒介,开展国际艺术交流。赵家春副馆长从美术馆的定位与愿景讲起,展开讲述“交互之眼:国际当代版画生态”展览的立意与策划思路,介绍展出作品在创作过程中的故事。白梅主任带来的版画体验工作坊让观众们以二沙岛上的植物为主要材料,配搭不同的肌理效果,完成了一张张独一无二的明胶版画小创作。
观展印记
记录与分享关于展览与典藏的点点滴滴
展览期间还推出了“观展印记”互动活动,鼓励观众分享观展感受,集取展览纪念印章。在8月活动期间,许多观众参与了投稿分享,9月活动还将持续开展。

展览限定款印章

观展印记互动投稿活动现场
9月-10月集章处
广东美术馆一楼大堂观众服务中心
投稿参与方式
现场投稿:现场投稿将在大堂咖啡厅空间不定期开展。请关注现场告示通知。
线上投稿:欢迎在本条推文下方留言,分享您的观展感受。


观众投稿精选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