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
《芥子园山水卷》局部
徐冰关于《芥子园山水卷》的自述
我对印刷、装订、教科书和工具书这类东西有兴趣。《芥子园画传》是一本绘画教科书,它集中反映了中国艺术方式的实质与核心的部分,它像一个引子便于把我脑子里一直想的事情更多地带出来。
《芥子园画传》是清代文人沈心友请画家王概、王蓍、王臬、诸升编绘而成的一本书,这本书集中了明清绘画大家的典型画法。明清大家也是继承了先前的绘画经验和方法,所以说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范式做了可量化的、可操作的、可临摹的、有规律可寻的浓缩,是对中国绘画艺术、技法整理过的一个成果。
为什么说它涉及了中国艺术非常核心的部分,是因为它拉开了中西方绘画在本质上的不同。今天艺术学院都在学素描,素描是把三维的东西画在平面上,以看起来还是三维的方式呈现。立体感是通过透视法造成的,扩张与收缩的点及位置的准确性来实现的。中国绘画的方法却截然不同,如:陈洪绶的《水浒叶子》的画法是与透视法没有任何关系的绘画。从而,中国画传授与学习的方法也不同,《芥子园画传》完全集中体现了这种特征。
我认为中国绘画最核心的一种特征是“符号性”的部分,
这与中国文字有直接关系。中国人的思维、看事情的方法、审美的态度都和象形文字——即文化初始及后来的发展趋向有关。中国人看事情,其核心部分总是符号化和概念化的。这体现在各个方面,包括中国的说教经文、诗词用典和后来的宣传口号等。中国人不喜欢长篇大论,一层层逻辑推理得出结果,而是一个设定,总是用一种符号化的概念来代表。多复杂的事情都归纳为“四字成语”,时间长了成语的内容、来源已经忘了,但一点也不耽误使用。
再说书法和绘画之间的关系,很多人理解的“书画同源”是指二者在用笔风格和运笔技术上的联系,而我觉得中国“书”与“画”更深刻的联系是符号学和视觉方式的联系。《芥子园画传》是最能说明这种关系的一本书。要我看,它是一本字典,汇集了描绘世界万物的符号、偏旁部首。比如,竹子和“竹”这个字,两个个字就是竹字,也就是“竹个点”,字画一体,是符号。通过我的《读风景》这组画,我体会到:一种皴法就是一片符号的重复。所以说《芥子园画传》就是符号的字典,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甚至联内容也是规定好的。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这些“偏旁部首”,再去拼组世界万物就可以。所以中国画讲“纸抄纸”,不讲写生。到清代把这一套总结出来,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传》是集中了中国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也是为什么经常被指责为泥古不化的“典型”又长用不衰的原因。好的教科书一般都要传递最核心的方法。
从《芥子园画传》倒《芥子园山水卷》,就像把录像倒着放一样。清代的沈心友把名家的典型范式提出来归到一本书里,我是从书里把这些典型范式又放回到山水画中去,类似数学里的倒推法。我的兴趣点在于看看“倒推”的结果是怎样的,这种试验可帮助我深化对中国艺术符号化特征的理解。中国画题材雷同,梅兰竹菊,或山或水,夹着符号化的亭台楼阁和有定势的小人。文人画家想象中的,自然中的人物点缀是他们理想中的景象,山水中小人的点缀是文人对山水中应该出现的人物模式的一种想象。这幅画有点像用现成的符号“写”出的东西。
《芥子园山水卷》采用了手卷的形式。中国古代文人看画不是挂起来看的,而是手卷的形式,带在身上,走到哪看到哪,展开一段看一段,有点像连环画。《芥子园山水卷》的布局也用了从远郊区到近郊,从荒野倒山村,最后再到山林郊野这样的布局,其间藏着许多精心安排的小人儿。
这个创作我有一个原则:拼贴时,从《芥子园画传》摘出来的所有图像都保持原书上的尺寸。这样做是有意遵照一种限定,更能突显《芥子园画传》作为字典和工具书的意义,同时也更加远离了具体绘画的表面的自由形式。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我安排好画面的具体位置后,是请专业刻工来刻的,而不是自己刻的,与创作版画的概念不同。在中国古代,画家画好图,然后交由刻工来刻制。刻工对样稿是没有情感因素和发挥余地的,象印刷工具,忠实地把形象复制出来,这使得作品的组成元素更具有客观性。
一二百年以来,西方文化对世界文明进展所起到的作用,使中国人对西方的关注、学习是很自然的事。我们今天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受西方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从思维方式的原点上来看,每个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与其人种、习性、血液等原带成分密不可分,这部分又是很难改变的。有一本美国传教士亚瑟•斯密斯写的书,叫《中国人的性格》,是百年前的著作,其中所描写的中国人的习性到现在来看,本质的部分还是没有改变。以文字为例:中国方块字的阅读方式、视觉体验与拼音文字相比很不同。虽然我们现在已使用现代汉语,但是其象形性仍在我们的阅读中起着深层作用。我们读到“山水”二字,山形与水纹是怎样作用于我们的思维的?人们都说今天是读图时代,中国人已经读了几千年,所有这些最终都在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方法和对世界的认知模式。
但我们必须懂得,任何传统不激活其实是无效的。如何面对传统,对任何文化而言都是一个永远的课题。我们今天的生活、创造就是未来的传统,未来人怎么对待或吸取我们留下的东西,就像我们今天面对的问题一样。中国的思想方法、文化态度、世界观之精华与任何,其它优秀文化一样,在我们寻找更优秀的文化方式的途中,都是帮助我们思维进展的养料和参照。
《背后的故事》
《文字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