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制造第三自然《南方都市报》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项目展第二回《第三自然:中国再造》拉开帷幕
摘要:近日,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的第二回项目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主题是《第三自然:中国再造》。这次展览希望探讨如何在中国当代艺术中,运用当代国际化的元素,继承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自然意识。
金江波作品《自然的另种状态》。
白明作品《管锥篇—隐语》吸引了不少观众。
王长明作品《云上的生活》。
洪磊作品《墨山》。
以自然为题材表现自然、思考自然,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部分。在全球气候与环境恶化日趋严重的今天,重提艺术观中的自然意识显得必要而迫切。近日,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的第二回项目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主题是《第三自然:中国再造》。这次展览希望探讨如何在中国当代艺术中,运用当代国际化的元素,继承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自然意识。
17位艺术家参展
4月10日,第四届广州三年展项目展第二回《第三自然:中国再造》在广东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广州三年展的项目展由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美术学博士高岭策划,17位艺术家参与了展览,其中包括白明、方少华、何玮明、洪磊、黄致阳、江衡、金江波、蓝正辉、邵帆、邵译农、史金淞、王长明、王林旭、王易罡、徐冰、张小涛、赵光晖。
提出“第三自然”概念
《第三自然:中国再造》展览提出了“第三自然”的概念。如果说“第一自然”是宇宙中万事万物的客观存在,“第二自然”是人类关于自然原本状态的认识与表达,那么“第三自然”则是一个“符合当今艺术方向的新的自然形象”。当代中国艺术家,需要运用当代国际化的视觉语言和材料,将祖先在人与自然意识方面的贡献转换和提取出来,从而形成这个“新的自然形象”。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总策展人、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在本次项目展的研讨会上表示,《第三自然:中国再造》是第四届广州三年展项目展第二回。高岭策划的这个展览是希望探讨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城市文化快速发展,固有文化快速丢失的今天,我们在拆解旧家园的时候丢掉了什么?这也呼应了第四届广州三年展总主题的“元问题”,以“拆”和“建”为关键词,揭示文化解构与重构的历史过程。
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再造自然
《第三自然:中国再造》的策展人高岭表示,中国当代艺术似乎有一个迹象,就是向传统回归或者说激活传统文化的精髓。回归传统、激活传统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当下还是未来?如何让中国当代艺术继续健康、丰满地走下去?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高岭指出,回顾传统,我们的祖先因为在自己的艺术观中,包含了丰富的自然意识而彪炳古代世界艺术史。中国当代艺术除了关注社会政治以外,是否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本次展览所强调的正是艺术观中的自然意识。没有自然意识和社会意识的艺术观都是不完整的。《第三自然:中国再造》成为广州三年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思考当代文化语境中的自然及其艺术表达,这也恰恰吻合了本届三年展的总主题:“拆”就是拆掉过去的传统“建”就是建立与现代和未来有关系的。
■作品巡礼
《最美和正确的农场》作者:赵光晖
赵光晖在北京工作室的阳台,边喝茶边随手捏了300多根“骨头”,捏好后随手把身边消费品的L O G O压印在“骨头”上。赵光晖表示,“这些是我在生活里大快朵颐的证据,我想为这些身外之物做个记录”。
赵光晖还做了几十个机器昆虫,做了一些电子产品的骨骸,做了几个满是人工机械痕迹的马鹿头骨。当中的雕塑被赵光晖按生物馆的科研样式标注编号,他希望采取做生活纪录的方式,像写生一样来创作。然而赵光晖表示,没有想到,作品做完后却呈现出离奇的荒诞效果,“可我并不渴望荒诞,所以在装置布置上我还原了一个小时候家门口的池塘,用它真实温暖的外形来抑制我的过敏。”
赵光晖希望通过作品来完成一个受制约的美景。建造一个“正确和最美”的自然。从他的“不适感”出发,探讨“被冷静的秩序约束后,如何重回美梦”这样一个话题。
《云上的生活———即形而上的生活》作者:王长明
王长明利用太湖石做出生活上常用的旅行箱、手提包和座椅等物件,并把作品命名为《云上的生活———即形而上的生活》。有“中国当代艺术教父”之称的著名艺术批评家栗宪庭在评论王长明的作品时表示,“太湖石在中国是‘文人气质’的象征,其意义远非一块石头也。面对一个如此完整且极具内涵的‘形象’,我们除了顶礼膜拜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也许,太湖石所代表的文人文化,只是王长明的一种记忆和内心情感。而他面对的现实是,属于太湖石的社会生态已经消亡,急剧的现代化,让直线条的高楼大厦和快速的生活节奏,像现代刀具一样快速切割着他内心的太湖石。那种由现代刀具的切割,在他这类作品中留下的快感痕迹,未必不是今天这个现实带给他的快乐”。
切割是手段同时也是内容,这是一个重塑过程,而非切断。王长明表示:“我企图通过对太湖石的切割这种类似外科手术般的手段,想阐述的是传统与当代并不是对立及不相融的,只要手段恰当,传统艺术可以重新被‘激活’并具当代性,这也是我创作‘云上的生活’的意图。”
《墨山》作者:洪磊
在欣赏洪磊的作品《墨山》之前,要经过一条悠长而狭窄的通道,进入之前有提示:“请在里面停留五分钟”。转折的过道隔绝了外部的光线,这时才豁然看到置于幽暗空间,被柔和灯光照着的墨山。驻足其间,会发现有烟雾从墨山底部腾起。
洪磊表示:“以墨作为材料制成小的山形雕塑,山的造型来源于北宋画家巨然的山水画《万壑松风图》里的山形。此次展览,我想将此山置于狭小空间里,于白色通亮的环境中,使‘山’悬空,山底部升腾出烟雾。这一构思来源于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坐看云起时’。我想这一意境,应该是禅宗意象的冥想。所以需要通过一段悠长的狭细通道来平静观者的心,只有心静,方能看山读云,体味一种空灵与虚无。”
《“停”》
作者:邵帆
进入展示邵帆作品《“停”》的展厅,看到一地整齐摆放的建筑木材部件,不免让人好奇:这是未完成的建筑作品吗?这些木材部件是建造亭子用的材料,作者邵帆就是希望给观众展示一个“停止搭建的亭子”。他表示,“我只表达了一个观念:”停‘。停止搭建的亭子,详实的设计图,北宋名画’瑞鹤图‘,以及瑞鹤飞走后留下的羽毛,暗示着某种情怀,某种失去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如今全世界的人几乎都坚持的是“发展观”,而古代的中国却与此截然相反。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秉持的是“不发展观”。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人集体调过头来与持“发展观”的西方文明逐渐有了同样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美学趣味。但是近两个世纪以来,这种高速发展的文明却给人类带来了各种全球性的危机而无法化解,这时我们重新发现了中国古代的这种“超稳态文明”的可参照价值。
邵帆认为,“停”即“亭”,亭是中国古典园林概念的产物,也是园林的点睛之处。亭就是让人停顿下来,观赏或回望,使浮动的心静下来,感受自然与我的契合,体悟自然与我的同在。
■展览信息
●主办单位:广东美术馆
●项目展策展人:高岭
●项目负责:吕子华蒋翠
●参展艺术家:白明、方少华、何玮明、洪磊、黄致阳、江衡、金江波、蓝正辉、邵帆、邵译农、史金淞、王长明、王林旭、王易罡、徐冰、张小涛、赵光晖
●展览日期:2012年4月10日至5月20日
●展览地点:广东美术馆2、3、7、8号厅及三楼展厅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冯嘉安
摄影:南都记者黄集昊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2-04-14 版次:GA04 版名:广州读本
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