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去魅——让艺术回归真实《羊城晚报》


马军 《瓷.书》系列———资本论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谢哲 实习生 卢嘉殷

    什么是“去魅”?史无前例的长达三年的广州三年展项目展第一回:“去魅中国想象———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拉开帷幕,五十多名当代艺术家一共展出一百余件艺术作品。包囊了绘画、雕塑、影像、装置等不同艺术类型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尝试去了解艺术家对“去魅”的思考———中国当代艺术应该怎么发展?应该怎么挣脱意识形态的枷锁以及金钱至上的阴霾?

    广州首次持续三年的“三年展”启动展尚让人回味,其项目展第一回便再次登场———1月17日至3月4日,“去魅中国想象———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以“回到美术馆自身”作为基点,对美术馆的传统模式向当代模式转换的文化逻辑进行了诸多“元问题”的发问。如果说之前的“启动展”是提出问题,那么这次“项目展”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深化为个案研究。所以,本次项目展是以“去魅中国想象”为主题,进行的一次反思性的、具体性的个案研究。

    何谓“去魅”?三年展总策划罗一平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已经走过了好几个阶段,从解构传统到模仿西方,再与主流决裂,最后同资本谋合。由此而来的艺术、资本化、市场化、媚俗化开始渗透到艺术价值之中。 “去魅”,就是让当代艺术回到最原始、最纯粹、最真实的生存面貌。

“平民化”的艺术

    走进美术馆,最先呈现给观众的,是许多带有我们熟悉影子的作品:贴近生活,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有在中国常用于运营的残疾人三轮车、旧时代像生命一样宝贵的地契、城市拆迁后建筑物的碎片、湘西入户调查表等等,都体现出平民老百姓生活的影子。觉得这些当代艺术品难以理解?不用担心,在每个艺术作品的旁边,除了标有作品名称之外,还有艺术家“写给观众的话”,这些话或是简单介绍作品,或是解释作品的内在含义。观众看了这些话便可以理解艺术家们的内心想法和作品的意义了。除此之外,展览出的作品还有不少是可以让观众亲身感受的。


吴松的作品《日记———与身体有关》


李占洋作品:《黄桷坪基督》


马良作品:《二手唐诗》

“真实”的艺术

    这次项目展出的部分作品,是艺术家们以自己作为素材进行创作的。把纯粹的自己展现于人前,或许这是他们对“去魅”的解读吧。

    艺术家王川,患有胃癌,但是他仍以坚毅的意志克服病魔,坚持作画。他认为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他的作品《艺术生活手稿》,就像小孩子做的手抄报一样,东凑西拼地把一些内容粘贴在宣纸上。而这些内容,多为王川自己的照片、他写的文章的草稿。可以说,这确确实实是王川自己的生活手稿。

    除了像王川这样以真实生活中的纪录展现自己外,还有较为极端的艺术家何云昌,直接利用自己的身体去体会民主:他把一些好友邀来,请大家无记名投票决定是否在他身上开一条长1米,深0.5厘米—1厘米的伤口。结果以12票支持,10票反对,3票弃权通过。于是在他身上开了那道伤口。何云昌把那次开伤口的行为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呈现“民主”。

    而李占洋则用现实味极强的三个作品《车祸》《南山饭庄》《黄桷坪基督》演绎一种他对当下世道的解读,无论是车祸中的围观,南山饭店的迷乱以及如果基督出现在黄桷坪,人们对信仰的选择。李占洋在创作中,直面他对生活的反映,对宗教的思考,对世道的迷乱的思考。

可以“玩”的艺术

    除了观看,艺术也是可以去听、去触摸、去感受的。这次的项目展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让观众们加入到创作中去———

    走进三号厅展馆,会以为自己走进了蝴蝶的世界。五颜六色的“蝴蝶”飞上了天花板,非常漂亮。走近了认真看,才知道那些“蝴蝶”其实是吴松的作品《日记———与身体有关》的元素。在作品旁边,以显眼的文字提示观众可以领取提供的贴纸,撕下来贴在墙壁上,加入到这件作品的创作中去,和艺术家一起完成作品,感受着当代社会人与生活周遭所发生的关系。

    沿着楼梯走上二楼,可以看到一字排开的十个耳机,带上细听,是一段朗读声音。十个耳机对应十篇文章,这些文章是中国语音学上著名的极端范文,如赵元任的《施氏食狮史》、杨富森的《于瑜与余欲渔遇雨》等,是只用一个音节(有四声变化)的同音字所写成的绝妙文章,在听觉上难以辨析意思。单纯听朗读很难明白文章的意思,艺术家余极就是利用这样的效果,打破了我们对待语言所习惯的认知态度和固有思维,让观众明白语言文字符号形式的视觉存在的重要性。

“中国性”的呈现

    展览还提到了“中国性”这个问题。此次项目展的策划人王林认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当代艺术走向国际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性”概念的提出,就是要重新去思考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判断。中国的艺术家们应该如何在国际展览中、在国际交流中去呈现中国人在这样一个时代的精神追求和艺术创造。所以“中国性”也是当代艺术家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这次项目展中,多位艺术家就对“中国性”作出了他们的解读:

    走进五号展馆,眼睛顿时被两面贴满纸张的墙壁吸引住。一张张红、黑、蓝色的小纸张贴满两层楼高的墙壁,是那样的震撼。站在几米高的墙边只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害怕那有着历史印记的纸张扑面而来,历史的厚重感会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每张纸片上的内容都是由印章涂上红黑蓝色的颜料印出来的。这是金峰的作品《中国现代化史》(上、下卷),金峰试图通过视觉的方式,反思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百年历史。

    用木头做成的像瓷器一样的《资本论》你见过吗?这本像人那么高的《资本论》立在二号馆,在灯光的照射下反着亮光,让人过目难忘。连同旁边用玻璃柜封起来的四本小瓷书,这五本“特殊”的书共同构成了马军的作品《瓷-书》。马军说道,国外的哲学书籍一般给人很冰冷的感觉,所以他希望用这些中国化的元素来淡化这种冰冷。而这些中国元素的介入,也暗含着外国哲学书籍与中国传统对话的意味。说不定“中国性”就是体现在这些传统的中国元素中。

    对于中国当下的思考,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思维与表达,马良则在《二手唐诗》摄影作品中,以黑白的作品,通过鸡、鱼、枯骨等元素重新演绎数首唐诗的意境。一种悲凉的感情弥漫于作品中。在艺术家看来:“我们这代人如同没有根的浮萍,随波逐流于文明的江河日下中,文化的断裂让我们再回望曾经的辉煌故园时,变得哽咽失语,我就是想表现我所感受到的这种身首异处的痛楚,以及仓惶无奈的自我救赎,还有借尸还魂所注定的悲怆失败。”

谢哲、卢嘉殷

来源:羊城晚报

 

Copyright © 2004-2006 GDMo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43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