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为当代艺术开一扇亲切的门《精品生活周报》

继去年9月第四届广州三年展“元问题——回到美术馆自身”启动展之后,由王林策划的首个项目展“去魅中国想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早前正式开幕,一直持续到34日,每日免费向观众开放,该展搜集了陈小丹、戴光郁、戴耘、冯峰、何云昌、王川等51位艺术家的100余件当代艺术作品,涉及绘画、雕塑、影像、装置等不同艺术类型。

 

与其他的现代艺术展甚至与广州三年展自身相比,这次项目展来得更加“亲民”,这从每幅作品旁边新增加的“给观众的话”中就可见一斑。王林认为展览除了要有好作品,更应该注重与观众的沟通。“艺术家留下的只言片语,恰恰就成了观众解读作品的线索,让观众走进当代艺术开了一扇亲切的大门。”

 

“去魅”:找回心灵和社会的真实

 

走进艺术展厅的入口,一个巨大的装置作品会映入你的眼帘:18根网线,36个小音箱,75米长的线上依附着50万个不同形态的躯干,而音响中不停地播放着各种主流媒体的声音。创作者王小松这样解释这个名叫《制造生活》的装置艺术:“它们紧紧地束缚在这条网线的绳索上,互相纠结、集群造势,它们既代表着既得利益者,也代表着民众及弱势群体。”在许多前来参观的观众看来,这个装置确实代表了中国的某种现实——各种声音、各种关系缠绕在一起。

 

在某程度,这也是总策展人罗一平和项目策展人王林的希望。在他们看来,这个展览最重要的便是“去魅”和“中国性”两个关键词。对于“去魅”这个颇具艺术意味的词,王林这样解释,“我们希望通过艺术家的表达,透过虚假繁华的表象回到心灵和艺术的本真,回到社会和人本身的真实。”而对于“中国性”的想象则更加复杂。“中国性”是什么,是两千年延绵不断的传统还是碎裂和个体化的当代?王林说,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面对自己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同样必须面对东西方交融下的现实语境,“我们的展览希望能体现艺术家对这个时代的反思和批判,用自己的眼光而不是用西方的“他者”眼光来看待中国的现实。”

 

与观众沟通:充满生活感的艺术

 

在每次当代艺术的展览中,总会听到某些观众这般的疑惑和抱怨。“我们并不是专业人士,也看不大明白这些抽象的艺术作品,只能来看个热闹。”当代艺术被许多观众戏称为“看不懂的艺术”——一堆如垃圾般丢弃的石砖,一些几何图案自由组合,都能成为当代艺术的载体。如何缩短当代艺术与观众的距离,这让这些前卫的艺术作品与普通观众之间产生共鸣?这届广州三年展做出了一个尝试——首度引入解说词。记者在现场所见,除了作品的名字、作者简介这些“例牌”的介绍外,还有一段“写给观众的话”简单阐释作品背后的理念。在王林看来,这种“沟通”应当渗透到整个展览的布局中,让普通的参观者可以更加条理分明的理解策展人和艺术家的思路。“在每一个展厅,参观者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一个与当代中国息息相关的主题,比如第一展厅的主题就是‘土地’,中国人对于土地强烈的情结是这几千年来永恒不变的主题,而第二展厅的主题是‘历史’,参观者可以通过艺术家的作品了解这个国家发生的或宏大或点滴的变化。”

 

文:符传伟

 

Copyright © 2004-2006 GDMo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43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