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访谈:叶放“样板”的影像思考
新闻与影像部:叶老师,能简单介绍一下你的作品吗?
叶放:其实它除了这个亭子之外,4个影像是不可缺的。亭子停下来,停留,停止休憩。那么在一个亭子里,我们可以看风景,在一个亭子里我们可以看历史,在一个亭子里我们可以看人生。那么这个亭子提供了一个人们去反思自己、反观历史和反观历史跟人的关系的一个空间。所以这个亭子只是提供了这个架构。在架构里,你所看到的目前是用一个影像来表达,而影像表达的有不同的场景,有历史,有关于人性的,有关于过去的人们的记忆的,有关于人跟社会关系的,都有。
新闻与影像部:就这4个方面就有4台电视机?
叶放:4台电视机呈现4个不同的影像。那么当我们在这个亭子里来观看这个影像的时候,他所造成的人跟这个影像所表达的场景的一种对应、一种共鸣,或者一种撞击、一种思考,恰恰是这个亭子所带来的。那么这个亭子是一个非常典型标准的样板亭,就是说传统的立亭就是这样的。但是人们看到的历史也许也是这个我们曾经追随过的样板的一部分。这是我们曾经要样板戏,有没有一个典范。那么我们就要值得要思考一下,物质也许是需要样板的,精神有样板吗?精神需要样板吗?那么当我们在这个亭子里,也许你就是一个样板,也许历史是个样板。就是反观你是要成为样板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角色,还是来欣赏样板的一个角色、一个人物。亭子提供了这样一个对应的思考。
新闻与影像部:那其实是希望观众对这个样板进行一种反思。
叶放:对。就是说你可以是样板中的角色,也可以是来欣赏样板的人。那么到底你是要作为什么样的角色,特别是现在飞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太需要停下来重新观察自我,重新反思自我的一种精神和一种瞬间了。人们匆匆地往前走,不停地在追求,在追求,很少停下来往后看。那么我想,《样板》重点的是提供这样一个思考。
新闻与影像部:那你觉得你的作品跟这个“去魅中国想象”这个主题有什么联系吗?
叶放:中国的这个命题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而且是每个中国人或者对中国有兴趣的人都会有他的看法和思考的。我不知道王老师怎么去看待他构想的,但对我来说,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所呈现出来的林林总总,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也许有很多的想象,有很多的误解,但是每个艺术家我想可能是通过他自己的一种思考提供一种角度和一种方法。
新闻与影像部:王林老师也是这样子想,因为今天早上采访过他,是这样子的。
叶放:是。提供不同的想法和看法。那么关键是只要这个想法是真的,是艺术家本真的想法。那么它就是在中国的魅力之下的某一种真实的艺术家的声音,某一重艺术家真实地对这个社会、对这个历史、对人的某一个思考。
新闻与影像部:好的,谢谢叶老师!
新闻与影像部(整理)
2012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