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位置:首页 >> 最新消息>>

“当下艺术的文化想象”双年展策展人访谈

王文娟:
    重庆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镇,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和批评家。就你个人而言,从你1996年策划首届上海双年展以来,距今已经13年之久,请问重庆双年展为何到今年才启动?

王林:
    上海双年展是正规的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大陆第一个双年展。当时中国当代艺术开始与国际接轨,许多中国艺术家参加了国外展览,但都是参加人家的展览。这种国际接轨,车是人家,我们只是搭车而已,并没有真正接轨。艺术交流是双向而不是单向的,所以当时去动员、策划上海双年展。上海这座城市比较开放,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成长,对当代艺术的国际交流比较敏感。上海双年展已经举办了6届,为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了一个国际交流平台。在十多年以后的今天,在重庆举办双年展,有以下原因:

    首先我是重庆人,四川美院也在重庆。重庆的美术创作力量很强,但重庆从来没有举办过大型的、综合性的当代艺术展,也没有当代艺术的展览机制。没有这样一个平台,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过去没这个条件,一是没有大的展馆,二没这种文化意识。重庆不像成都,私人投入文化,不少企业、机构对艺术很感兴趣。

    重庆直辖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也提到日程上来了。并且直辖以后,在文化上也有了一种全国眼光。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通过罗中立先生的争取,重庆今年开始举办青年美术双年展。建立一个青年当代艺术的展示平台,来之不易,应该把它做好。重庆作为中国西部的年轻直辖市,在文化上应该有自己对外交流的国际平台和品牌展事,应该成为西南地区在当代艺术上的领头羊。

王文娟:
    为什么将首届重庆双年展定为青年美术双年展,其主题定为“当下艺术的文化想象”?

王林:
    双年展大的定位是青年美术。现在,全国各地已经有许多双年展,要做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双年展,应该以重庆这样一个年轻的直辖市为契机,与其直辖市形象相吻合。另外,重庆美术的主力之一是四川美院,四川美院的艺术创作一直是由青年人推动的。之所以在全国产生影响,也是因为四川美院一直推举年青人的创作。推举年轻人既是四川美院的传统,也应该是重庆的艺术传统。所以在重庆做青年美术展是非常合适的。并且,青年美术双年展在全世界没有地方做过,重庆应该把这样一个展览做起来。整个中国的当代艺术可以说都是青年美术运动推动的,我们抓住了青年美术就抓住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动力。这就是为什么双年展大方向要定为重庆青年美术展的原因。

    第二个,为什么把主题定为“当下艺术的文化想象”。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当代艺术是一种当下状态,也就是在场状态,现在进行时,在社会现场里,在政治现场里,在生活现场里,在文化现场里等等。但是艺术并不是随波逐流的东西,而是有自己的价值选择和文化方向。在当今时代,中国艺术面临着资本的权力,面临着他者的选择,还面临着种种操控性的权力关系。在复杂的社会文化历史语境中,艺术家如何从自己的文化身份、文化定位、文化方向出发,去利用古今中外的文化资源,创造出具有个体性、创意性的作品来,其重要之点就是艺术家具有何等的想象力。艺术想象力包含了艺术的智慧、艺术的能力、艺术的方向。双年展通过激发青年人的艺术想象来做展览,使人看到青年一代具有怎样的内心世界和创作追求,不仅仅是时尚、流行、表层、娱乐等等。重要的是在当代流行文化和时尚潮流中,艺术家通过文化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以此作为展览主题,是想以年轻人创作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来重新审视中国当代美术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方向。

王文娟:
    这次展览也是以文化想象为标准去选择艺术家的吗?

王林:
    首先这是全国范围的选择,用罗中立的话说是全国粮票,不是地方粮票。我们邀请了全国的青年艺术家,当然也邀请了台湾的艺术家,还有居住在中国的外国艺术家。艺术家的选择,出于几个因素:第一,青年美术双年展的年龄要求是四十岁以下;第二,艺术家的作品要有新的、与众不同的文化想象;第二,跟展场空间能够发生关系。展场在重庆南坪国际会展中心,面积近六千平米,空高十几米,可以利用的空高有六米,是一个巨大的空间。我们选择更适合展览现场的艺术家提供作品或现场制作,希望能给重庆市民带来一个新鲜活泼、饶有意味的当代艺术展。

王文娟:
    为什么只邀请生活在中国的外国艺术家呢?

王林:
    居住在中国的外国艺术家,可能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文化想象。这样来和中国艺术家相对比,也许比较有意思。首届展览因条件所限,只具有有限的国际性。要做成一个大型的综合的国际展览,需要更多的经费支持。其实这个选择也很有意义,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外艺术家来到中国生活,他们的艺术创作状况是我们应该去关心的。当然以后有条件了,可以邀请更多的国际知名艺术家来到重庆展览。当年上海双年展也是一样,第一届只邀请了一些在国外生活的中国艺术家。

王文娟:
    许多青年艺术家都想参加这次展览,但是不知道以什么方式参与?

王林:
    展览有一个艺术委员会,对展览效果进行最后把握。策展人是我,艺术家的挑选与我有很大关系,展览的外地艺术家占了绝大部分,重庆及周边地区少一些。艺术委员会希望展览能够展示不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艺术家,这样可以看到新的创作趋势和创作面貌。重庆的艺术家很厉害,如果要选择的话可以选择很多,但这个展览选择的有限。我相信重庆艺术家也愿意看到更多外地艺术家的作品,这样会有更多、更好的交流。策展本身有一种期待,希望展览有学术追求,并能够为市民所接受。重庆市民既然是第一次观看大型、综合性的当代艺术展,希望他们觉得展览有新鲜感、有创意性。

王文娟:
    你想通过什么方式让市民更加了解当代艺术呢?

王林:
    我们在展览中做了一个活动,“从我的窗户看出去——重庆市民摄影作品创意墙”。摄影比较普及,许多市民都可以参加。从投稿作品中选择其中数十幅作为参展作品。大家都参与,人们就不会把当代艺术看成那么神秘、那么遥远。当代艺术无非就是包含着当下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就我的理解,只要你对当代人类生存、对个人存在状况有真切的关心,然后通过所熟悉的媒介富有创意的呈现于他人,你就是在进行当代艺术创作。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市民和当代艺术直接接触。通过接触,对当代艺术有亲切感。当代艺术是多元的,你可能不是每个方向都喜欢、每种东西都了解,但当代艺术提供了开放的精神空间,让你从封闭的、既定的审美思维当中解放出来,只要抱着有开放的心态,当代艺术就在你身边,距离你一点都不遥远。艺术就是一种召唤,召唤每一个人去欣赏它、去体会它、去接近它、去参与它。

王文娟:
    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期间还有哪些活动?

王林:
    本届双年展除了主题展,还有一个特别计划展“重庆高校青年师生作品推荐展”,以及两个独立展:“中德青年装置作品展”、“城市档案摄影作品展”。北京、上海做双年展时,有很多外围展,但重庆现在还尚未形成相应氛围。所以我们和重庆几家艺术机构协调,他们也在这个期间做展览。这些展览是独立举办的,但又互相配合。作为组织者,我们支持社会上的艺术机构在双年展期间办展览。大家以一种朋友关系进行协商,希望通过这些独立展的举办去发动重庆的社会力量,在下一届双年展时有更多的艺术机构围绕双年展做活动,使双年展做得像青年艺术节一样。让外地来宾也好,艺术家也好,策展人也好,普通市民也好,有更多可以观看的艺术展览。

王文娟:
    王老师可不可以预期这次展览的影响和意义?

王林:
    作为策展人,展览影响是展览以后的事。我们策展团队现在主要考虑是如何将展览做好,尽可能做一个非常经济、有相当规模,又有全国水平的青年美术展览。这是我们的追求和期待。至于能够做到哪种程度,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只要把展览做好了,自然会产生影响和价值。


2009年8月4日,文字整理王林,原题《青年就是希望与未来——首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访谈录》,原载于《在中国有这样一个案例:首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现场纪实》,澳门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版

Copyright © 2004-2006 GDMo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43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