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图移动(东盟与中国——10+1艺术战略展)
四、深化策展主题
“版图移动(东盟与中国——10+1
艺术战略)”,对“第四届广州三年展”关于快速增长的城市发展策展主题思想,具深化意义。“后奥运时代”的北京,大胆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2010年,北京出台了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了以奥运为契机,推进北京城市现代化步伐,建立国际大都市地位。同时,以京津冀都市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超城市化地带,作为引领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龙头。
随之,世界性的“城市病”接踵而来,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污染严重、乱拆乱建,古城古迹保护压力,贫富两极分化,社会治安,服务设施等问题。当然,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也使每个城市本身固有的城市文脉及市井文化等城市文化概念极度弱化,或被破坏。如上综述,已构建了一个“当代超城市文化生活情境”课题,这也是我们亚洲以及世界当代艺术领域为之研究并表现的。
东盟国家也在提倡迅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加速推展城市化进程。众所周知,上世纪后半期东盟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界关注的成就,新加坡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国际超城市化建设的一个标杆;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则被誉为亚洲的“四小虎”。但是在世界经济大起大落的当下,东盟的城市化建设,除新加坡外,基本上皆有遇阻,发展进程变慢,其实这种状态集中于一点:即东盟国家城市一极化现象,主要集中发展首都。其起因不仅为东盟诸国的城市规划布局存在问题,也与东盟国家其政治、经济的决策往往集中在中央一级政府,及东盟国家的首都在殖民时期就是殖民地政府所在地等多种复杂因素有关。东盟国家的城市一极化现象,自然产生正负两极作用:影响各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加剧了人口与生产力之间分布不平衡,使城乡差距扩大,城市问题加增等不利因素。
但这种负面现象又侥幸存在着一些可取之处:各国除首都之外的一些城市,仍保留着城市的传统文化精髓,城市文脉与市井文化并存,城市宗教文化显著。事实上,东盟国家的城市一极化,也建构出一个后商业社会超级现代化、物质化之都与传统本土文化撕扯的现场,一个过度城市化去改变常态性城市化发展的“虚假”风景线:一个布满物欲、当代问题横生的都市人社会情态;一个在超城市化“侥幸生存”、独特奇异的当代东南亚民俗。所以,“东盟国家的城市一极化现象”课题,正是“版图移动(东盟与中国——10+1
艺术战略)”要反映再现的艺术资源与艺术图像。
其实,关于中国与东盟“快速增长的城市发展”一题,是在对比、矛盾和互补的阐释中,将双方存在的现象、问题凸显出来,进而将“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与“版图移动(东盟与中国——10+1
艺术战略)”独立艺术计划的策展主题,展览目的,展览方式,更为立体化,深刻化,个性化,增加了艺术思想表现的厚度。
Copyright © 2004-2006 GDMo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43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