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图移动(东盟与中国——10+1艺术战略展)


三、国际背景及文化价值
    “版图移动(东盟与中国——10+1 艺术战略)”作为独立艺术计划,参加第四届广州三年展有特殊的国际背景及文化价值意义。首先,扼要阐述关于“东盟与中国——10+1 艺术战略”产生的由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区域化时代浪潮下,2010年中国—东盟,这个世界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诞生并正式启动,至此,在军事布局依靠东盟牵制中国的美国、以强势经济吸引东盟的中国、用暧昧周旋中国和美国等西方大国之间从中获利的东盟,相互变得活跃起来,进而形成了区域三角战略均衡的格局。这一格局,是建立在每个参与国之国家利益上的较量,同时,能源之争,南海主权之争也浮出水面并日趋尖锐化,复杂化。不难看出,依靠国家传统的军事、政治、经济等硬实力来解决国内外棘手问题,是难以胜任的,而作为国家软实力并附有友好魅力的文化艺术资源,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时局下,变得尤为重要。常言道:艺术无国界。为此,作为在中国与东盟长期进行艺术活动的艺术家张可欣,率先发起了东盟与中国的“10+1艺术战略”,随之获得了东盟一些优秀艺术家及艺术机构的响应,这是一个长期合作、实验与实施的当代艺术计划。

    2011年1月,在泰国曼谷文化艺术中心成功举办的《亚洲脉搏——10+1艺术战略》当代艺术展,正是将该“艺术战略”在东盟区域具体实施后的第一个战果。接着,我们策展团队决定将这一效应,及东盟当代艺术的工作经验,再反馈到中国:与具国际学术影响、当代艺术立场的广东美术馆成为进一步实施艺术工程的共同体,并将“版图移动(东盟与中国——10+1 艺术战略)”作为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一个国际性、学术性的独立艺术计划予以展示。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无疑希望以“改变”为概念,超越“常规性策展程式”。对这次“版图移动(东盟与中国——10+1 艺术战略)”在中国广东美术馆的表现而言,也是以“改变”为前提的一次“新面貌”处女秀——导引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摘掉一向崇洋的“有色眼镜”,重新正视我们自身——亚洲问题,去和东盟当代艺术进行全方位的介入,这样才会让中国和欧美过于亲密的当代文化语境保持一定距离,不再迷失自我,以便逐渐确立自己独立、个性的艺术面貌。从东盟这方介入的角度来看:中国已成为亚洲当代文化艺术中心,与之合作,势在必然。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和“版图移动(东盟与中国——10+1 艺术战略)”,共同在创新中实现资源链接,从中体现出富有当代性的文化价值意义。再则,广东为中国率先步向飞速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实验场,广州是中国超城市化建设的样板之一,同时广东也作为东盟区域华侨社会最大的侨乡,由此可见,具前卫文化意识的广东美术馆所处位置举足轻重,而广东与东盟文化经济的历史,同一文脉之缘,也会使“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的展览思想,更具外向的辐射力,渗透力,从而真实担负起整合亚洲当代文化资源的先锋,让亚洲当代艺术语境,针对经济文化全球化时,能呈现鲜明独立的个性。这点也是“版图移动(东盟与中国——10+1 艺术战略)”与“第四届广州三年展”链接“艺术实施”共同体的原因,亦或为理想的办展企图。
上一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4-2006 GDMo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43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