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广州三年展启动展之展厅人语(二)
一、宋先生 (某工作室 摄影工作者)二、杨同学 (广东金融学院
大一学生)
张新民作品《农村包围城市》给我很悲伤的感觉,我觉得自己跟他们的差距有些大,他们的时代与我们的时代有点不相连接的感觉。透过作品,我走到他们那个时代,感受很多:我们现在过得那么好,而他们呢?我们现在享福得都已经忘记了那些工人们了,看到他们在工地那么辛苦地干活,而我们却在这里,有点沉痛。这一届三年展办的很好。
三、周老师(某高中
语文老师)
作品《世界鸡繁殖计划》与科技有关,给人比较大的启发,但是解释的成分还要多一点比较好,最好有个指示牌,让你进展馆之前对其有所了解。这一届三年展整体感觉很好,和我到上海看世博会的主题馆有点相类似的感觉,感到耳目一新。其实,能在广州看到这样的展览,我的内心是很开心的,如果让我看的更明白我会更加好。对于Aris的作品,是面对一个需要帮助的陌生人,人们都是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在这幅作品之间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对于美术馆的建议,我希望展览的主题更贴近人们的生活,能够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有所启发帮助的更好。
四、严小姐
(媒体工作者)
缪晓春的作品挺新奇的,从作品中看到一些平时意想不到的东西。可能我对这方面比较敏感,平时比较喜欢观察一些新奇、意想不到的东西。看到作品的时候,它会吸引我,会使我静下来,很专心地去看。我看展览有一个习惯,就是我一般会先走马观花的看一遍,回想一下以后,这个展厅可能对我吸引挺大的,我就会关注,看一下它的简介,完了以后再去上网搜索它各方面的信息。我准备叫朋友一起看,觉得特别棒,作品真的挺好的,技术手段很前沿。其实美术馆的展览我经常都来看,基本上有时间我每个周末都会来,觉得挺好的。
五、林同学 (某高中
高三学生)
东南亚的部分作品,如《小丑的法庭》《高中生》我看不太懂。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二楼展厅张路江的一幅油画作品,一张餐桌旁边是一对夫妻。我现在高三,学色彩的,觉得这些作品对我很有用,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例如一些调色的技巧。我以前没有来过美术馆,这次是听老师说今天这边有画展,所以我们过来看一下。对于我们现在美术生来说,希望有一些素描类的作品,可以参考借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