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舞动的空间——我的小小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第四届三年展艺术培训中心互动方案)


    建筑受艺术和技术的影响和制约,反映着特定时期人们的审美趣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如德国斯图加特美术新馆、美国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等,这些美术馆建筑以独特的建筑形制与精美灵巧的建筑构件而赢得魁伟与壮丽,建筑造型的精美与质朴形成特有的审美特性,体现的是优秀建筑的精髓所在。
    本课聚焦于现代美术馆,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美术馆的艺术特点,学会如何欣赏美术馆建筑,开阔眼界,培养情怀,诱发学生对美术馆的关注和对美术馆的灵感创作,提高建筑创作能力。一座美术馆是一部物化的人类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阻隔,俯瞰历史的发展历程。美术馆是市民获得知识,享受艺术和休闲的场所之一,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出方式:装置、空间模型。



第四部分: “废品”变身“艺术品”
互动时间:2011年10月25日


    材料:废弃螺丝钉、破旧卷发棒、月饼盒、薯片桶,甚至还有香蕉、枣子等水果……
    课程要求:将家里一个月内要扔掉不用的生活用品收集起来作为创作的原材料,启发学生和家长以身边‘触手可及’的材料展开妙趣横生的重组图画,希望和三年展艺术家共同合作,用可回收物品创作看似平常的事物,却巧妙地搭配在一起,激发人无穷的想象。小朋友将自己的物品布置一个书架或一个储物架中,可以用实物,也可以用画在纸板上的图形代替实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重置这个固定的空间,呈现不同组合产生的心理意义。同时,任何人可以改变物体原有的用途和意义。
    展示方式:装置、被重置、置换的物体的位置。

上一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4-2006 GDMo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43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