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广州三年展:寻踪那些城市记忆中的灰色地带《艺术生活快报》
本次三年展的参展作品,很多都体现了对于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探索,尤其是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思考。比如隋建国的《中国制造》将一个长12米的原大海运集装箱,箱壁切开后,钢板穿插焊接后,整个箱体形成一个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字样,世界的每个角落都能找到这个字样的存在,然而“中国制造”真正代表了什么?是我们经济实力强盛的表现吗?我们该为这种局面庆幸吗?
中国的人口和资源为世界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和丰富的原材料,可是商品却不是自己的品牌,这也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最主要的问题。
今年的广州三年展,呼吁关照日常生活和本土化成为一记重音,杨小彦认为“在今天我们可能比以往都知道生活的重要性,而且这个生活是眼下的、当代的。我希望通过艺术家这种朴素的表达来充实、纠正人们对‘当代’的看法。或者我更希望在当代艺术中有更多本土化的背景,而那些眼花缭乱的艺术形式是否真的在讲本土文化,本身是一个问题。”
张路江希望通过作品让观众感受当下时代的生活气息,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追求和探讨对艺术本土化的表达及其可能性。他发现,在油画本土化的背后,其实包含着两个要点,一是观看方式,二是物像表达。观看方式重要的是要去除以摄影式的图像为代表的构图规约,回归一种原初的观看,一种真正与个人相关的肉眼的发现。物像表达是让物像的原初品相回归自身,并由此而去引发一场艺术领域关于物像表达的视觉骚乱,并在物像方面,而不是个人审美想象方面,建立起日常叙事的尊严。
对日常生活的关照并非是直白地照搬生活,对于人们某种普遍精神的探索和表现同样没有脱离这一范畴。比如邱志杰的《生息》想表达的是生生不息的精神状态,中国人追求不息,暴力来了,会趴下,等势头过去再起来,这种韧性,跟竹子很像。还有《背后之后》捕捉人们普遍的一种心理:“总是希望看到隐藏在日常能见背后的东西”。
展览开始后有人批评中国当代艺术过于关注哲学概念和宏大主题,日常生活是缺失的。哲学概念和宏大主题往往能够避免某些冲突,导致批判性缺失和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断裂,从而丧失了艺术本来的一部分功能。
繁华都市中的灰色记忆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是每个国家都逃避不了的现实,世界性的“城市病”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污染严重、乱拆乱建、古城古迹保护压力、贫富两极分化、社会治安混乱、服务设施不健全等问题也不是中国独有的困境。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也是使城市固有文脉及市井文化等城市文化概念极度弱化的过程。
中国:
本届广州三年展的很多作品在形式上让人耳目一新,而张新民《农村包围城市?》放在其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因为他的摄影反映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给农民带来的问题和困境,此作品在美术馆一层的所有作品中是唯一一组带有痛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