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三年展:一次回归自身的探索《中国艺术报》



艺术家的表现力&观众的想象力
    当代艺术已不再像传统艺术一样以审美为第一性,而更多地以观念和批判意识为主体,观众或许不能在作品中感受到审美愉悦,但能在现实的批判与质疑中达到些许共鸣,只是其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的表达,让艺术家与受众的共鸣变得遥不可及。阳江组的户外装置作品《回到美术馆自身——互为缘起的“拆”与“建”》以彩色条纹施工塑料布包裹美术馆的部分建筑,是本届三年展中唯一与展览主题相呼应的作品,尽管过于直接,但确实为正处于“拆还未拆,建也未建的空白之间”的广东美术馆添了一抹色彩。本届三年展来自东南亚以及东亚地区的装置作品和影像装置作品数量居多,可惜与“回到美术馆自身”的主题相去甚远,虽然很具国际艺术展的“国际范儿”,但实在难以理解,许多观众不得不仔细阅读作品简介,才能略懂一二。

    各楼展厅中新奇的装置和影像装置作品足够吸引眼球。比利时艺术家坤·凡麦西尔林将展厅改造成鸡养殖中心,让他培育的两只第15代“世界鸡”在观众的眼前进行交配,有意杂交了有国籍区分的母鸡和公鸡,从而繁衍出后殖民和创造性意义中的“杂种”。参观者需戴口罩、进行消毒后才能走入种植着灌木和花草的大型鸡笼,走出鸡笼后,陈列在展示架上、标着编码的各代“杂种”鸡蛋现于眼前,参观者的表情一路从期待到好奇,再到茫然。签名板前的行为艺术也引起围观,表演者蜷缩在黑色塑料袋中,在长达七八分钟的喘息与挣扎后,终于“破茧而出”,撕扯着塑料袋直起身,有人叫好鼓掌,有人不知所云。

    中国艺术家缪晓春的影像装置是为数不多的让人从头看到尾的作品。他的作品《变形记》通过三维软件中改变物体形态的功能呈现物体的繁复美,再将物体的“晶格状模型”稍作简化,产生菱形叠加效果,以稍显凌乱又不乏规律的几何图形堆叠体现物体移动时的细微变化,以如同基因般的微小分子的崩离展现脆弱之美,并配以旋律跌宕起伏的背景音乐撩人心弦。

    在新闻发布会上,就有媒体就观众能够理解的程度向主办方发问,有专家回答:观众可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体会、发现其中的涵义。这不无道理,但是让当代艺术从小众走向大众绝不是依靠受众发挥想象力就能企及的,让观众发挥无想象力前,应该先思考作品的表现力是否有限。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不等同于做别人难以超越的事情,不是所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是艺术家,当展览回归到美术馆本身的元问题时,当代艺术家可否也将创作回归到作品本身,关注作品的表现力,而不仅仅是“玩概念”。

艺术家&赞助商
    21世纪的中国经济空前发展,进入了一个资本时代。人民币升值、楼价高涨、股权分置改革与经济高速增长等多重因素汇合在一起,催生了资本快速进入艺术行业,它不仅催化了整个艺术界的财富效应,而且以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资信变资本等多种形式进入美术馆的大小展览,尤其是双年展、三年展这类的国际大型展览。面对赞助商的资本以艺术的名义进入美术馆,被邀艺术家是否还可以对消费主义及消费主义包裹下的价值观进行质疑和批判?
上一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4-2006 GDMo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43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