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一平:这个三年展不可复制《新快报》



    当初的原始方案是把启动展开幕式安排在改扩建工程的动工当日,从两千民工拆美术馆开始,通过这样一个方式来体现快速发展的文化与国家战略规划和国家建设者之间的关系。而以项目展参展的艺术家则会将拆卸下的东西演绎成一个与美术馆有关的作品。如此一来,不仅不会因为美术馆施工叫停展事,还在不停改造场馆的这三年时间里把美术馆的“拆”和“建”变成一个行为的艺术,最后建成的新馆则作为三年展一个重要作品。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构想,此前与业内一些朋友谈的时候他们也很兴奋。

    新快报:方案会在9月22日的开幕式上出现吗?届时“拆”和“建”的行为将如何与展事活动发生关系及对话?

    罗一平:非常遗憾,事实上广东美术馆改扩建很可能要到2013年才能动工,而本届三年展也将在正式施工前画上句号。尽管本次改扩建工程已列入了“广东省文化建设文化强省纲要(2011—2020)”,但我们忽略了从立项到审批所需要的时间段,今年又恰逢广州三年展举办档期,业界人士都在看到底我们是做还是不做,甚至传出三年展将会被取消的声音。所以,我们把原初的方案做了调整,形成了现在这个新的三年展方案。

    可以肯定的是,届时还是会依据改扩建这种理念在开幕式上展示出来,广东美术馆的大门和广场都将被脚手架包裹起来,看起来就像处在一个施工状态中。实际上展事本身和美术馆“拆”、“建”在行为上并没有直接的对话,只是由这一种观念向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延伸,但最终还是用艺术的行为来体现“拆”和“建”。

    新快报:这种动态的持续性展览有别于以往任何区域的任何一届国际双年展或三年展,它会成为广州三年展今后的一大特色吗?

    罗一平:本届三年展要讨论的是,以改扩建作为一个原点问题,来透射社会发展背后的东西。历届双年展、三年展几乎都是用一年甚至是两年时间来做准备,却以三个月的展览期及一个研讨会来结束,而刚刚被提出来的问题,自然也随着展览一起戛然而止,这是很可惜的。因此,我们想避免同样的情况,故而把这次三年展分成三个部分——启动展、项目展、主题展,如果说“启动展”是提出问题,那么“项目展”则是开始针对这些问题深化到个案中去,而最终的“主题展”就是对此前的探讨研究做一个大的归纳。这也是主题展要叫“见所未见”的原因所在,它是一个在实践中向前推进的未知数,将以艺术家对快速发展的城市文化、社会结构以及与此相应的人的心理结构的变化的演绎来为整个三年展画上句号。
上一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4-2006 GDMo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43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