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三年展:为期3年,关注“拆”和“建”《中国文物网》


拆与建 与美术馆改扩建同期进行
    “广东美术馆的改、扩建工程已列入了《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它将要被改造成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中一个新的文化地标。”罗一平说,“广东美术馆的改、扩建工程不是推倒重建,但必然涉及到的就是‘拆’和‘建’。”

    按照原定计划,广东美术馆的改、扩建工程将于10月启动,但据透露,由于资金等问题,或将于明年开春启动,也将持续3年时间。但罗一平透露,改、扩建究竟是先拆再建,还是边拆边建,具体方案仍在招募设计师设计论证,还未确定。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不影响广州三年展的开展,策展团队围绕广东美术馆的3年改、扩建工程,设计了这次三年展的一对关键词:拆与建。

    为何以“拆”和“建”为关键词?罗一平解释说:“在拆解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建构。因此,我们有理由通过美术馆‘拆’与‘建’的行为,进行与视觉思维相关的展事活动。”

    罗一平的设想是,伴随广东美术馆3年的改、扩建工程,广州三年展将其纳入讨论范畴。引入社会学视角,改扩建过程中敲下来的东西不会成为废品,而是让艺术家把这些“废品”重新组合,进行新的艺术创作。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则认为,拆与建不仅仅是技术和工程上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观念上的问题,是关系“拆掉什么、建立什么”的问题,关系着文化的解构与重建、传承与创新。“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近30年来的发展,不能停留在西方当代艺术山寨版的层面了,必须对中国当代精神有深刻的体验和独特的构建,已经走到了建构的阶段。”

艺术的终结 国内外学者展开学术碰撞
    本届广州三年展最吸引人的亮点是首创的“论坛行动计划”,该计划将由纽约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地轮流“做庄”,总策展人包含了哲学、社会学、文化批评等方面顶尖的专家,他们是北京大学文学艺术理论批评中心主任张旭东、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院长甘阳、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央美院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和罗一平。他们将在未来3年内陆续以“艺术的终结”等为题,开展学术上的中外碰撞。
上一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4-2006 GDMo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43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