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广州三年展揭开面纱《艺讯中国》


    除了受邀参加启动展的中外艺术家作品外,“H-BOX 项目组”与“版图移动(东盟与中国:10+1艺术战略展)”作为两个特别板块,将分别呈现爱马仕企业基金会策划的同名项目作品展与来自东南亚各国的当代艺术主题作品,各自具有鲜明的项目特色。

关注点之二:历时性项目模式
    本届广州三年展的“历时性”首先体现在2012年至2013年间的5个项目展上,其中包括在广东美术馆举行的三个展览——“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之拓展展(策展人王林)、“第三自然:中国再造”(策展人高岭)、“重构纸墨维度的空间关系”(策展人左正尧),以及在英国举行的两个展览(待定)。

    体现“历时性”的另一部分则是三年展的“论坛行动计划”(策划人:张旭东、范迪安、甘阳、罗一平),将由广东美术馆与纽约大学批评理论中心、北京大学批评理论中心合作展开。论坛核心关注点包括全球化条件下艺术生产的可能性;作为概念的“当代”及其历史蕴含;先锋、实验与传统之关系;作为经验集合和空间形式的城市;以及中国和亚洲在当代世界艺术中的自我定位等问题。论坛同广州三年展一道启动,第一站在2011年9月的广州,随后在纽约、东京、伯明翰、和北京之间继续进行,至2013年秋结束。包括美国杜克大学教授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在内的一些海內外知名学者也在受邀之列。

   这种构筑于纵深时间框架上的动态形式打破了传统的一站式、一次性模式,也就要求有强有力的策展思路来联系起各项目。

关注点之三:城市与三年展
    压轴的主题展“见所未见”将于2013年4月至6月进行,由英国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姜节泓与IKON美术馆馆长乔纳森·沃特肯斯(Jonathan Watkins)共同策划,是启动展的延伸与深入,艺术家名单则将在明年春节前公布。主题展将以“未来之物”“未来之事”“未来之城”“未来之变”“非常城市”“未来之信”这一系列关键词为切入点,讨论当代艺术在当前社会语境下得存在状态,未见并不代表其不存在,恰恰是这样一种未被发现和关注的存在状态,成为深藏于事件背后的真实,而这样的真实,也是当代艺术在目前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届时还将举行一个主题展论坛,它将成为自启动展拉开帷幕以后一系列讨论计划的总结论坛。
上一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4-2006 GDMo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43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