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弋在城市的神话故事中——专访第四届广州三年展启动展新加坡参展艺术家李鸿辉
李鸿辉:其实不是,它的动力就是让我们去思考一下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有多大?人类可不可以和大自然有一种共存的可能性?当人类不见了,不在了,我们的环境还有人类的痕迹吗?它的痕迹可以看得出人类对这个世界、大自然的影响有多大,也可以看得出人类有多伟大或者是怎样,可能也不比大自然强。我的作品游弋在城市的神话故事中,体现了建筑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艺术家将现有研究扩展到城市记忆和想象中,尤其是已经失去的元素。被摧毁建筑物的再创建,仍存在着引起讨论的有关文明、自然和空间的可能性。
张可欣:李鸿辉的主题跟泰国参展艺术家阿姆利•楚素宛的主题思想很接近,就是表现人类那种生存的危机感,以及对大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他们俩反映的东西主题很接近。
记者:张可欣先生,您是比较知名的艺术评论家,那么您一定看到过很多艺术家的作品,我想让您用简单的几句话能不能概括一下像这些艺术作品有什么特点?
张可欣:首先从我个人来讲,就像我刚刚说的,它也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也有这么多的变成,也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它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个能够站稳的角度。而且它打破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这个经济其实是我们经常说的全球化和城市化,它通过一个现场的摄像,通过一个现场的观看,通过一种非常普通,甚至是简单的选择来告诉我们,其实真正的当代的好的艺术都是这样的,我们也是这样,我们把所有的粉饰都去掉,剩下这些才是最重要的。而现在这个皮太厚了,这是我非常看重的。背景而不完全是一个完全的技法。
-----------------------------------------------------------------------
附注
张可欣简介:当代艺术家,艺术批评家,策展人。“东盟与中国—10+1 艺术战略”创建人,著名东南亚当代艺术研究学者。
李鸿辉简介:当代艺术家,1972年生于新加坡,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为了探索关于建筑和城市中的拆迁和重建、真实和虚幻之间的界限问题,李鸿辉创作了最新作品《人类之后》,并带到本届广州三年展启动展中。这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在当代参与历史的毁灭。纵观建筑物被摧毁那冻结的时刻,我们见证了不可告人的灾难的发生。
广东美术馆 新闻与影像部 (录音整理)
2011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