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市场消费时代绘画媒介的重新整合——汪悦进在第四届广州三年展论坛行动计划第一站第一场(下)“商品化时代的艺术生产”的发言(概要与节选)

    中国1990年代初的绘画艺术发展给我们提供了绝好的范例。1980年代的终结,改革开放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向,消费文化开始风靡,等等。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谈绘画的“终结”与复生便有了中国当代艺术史的故事新编。相对于欧美艺术发展而言,这也是凸现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独特历史性的一种途径。

    我举两位艺术家的作品作为基线。一位代表80年代艺术家对现代化的具有时代性的形象思维的回应;他的作品说明“从具象到抽象”的故事必须放到具体历史情境中来考察才有意义。另一位代表90年代对市场经济崛起后而做的绘画媒介的巧妙调适。当下流行的当代中国艺术史叙事通常冷落这两位。我这也算爆个冷门。究竟是谁暂不披露。将他们两人的作品并置,80年代向90年代的转变的轮廓便昭然若揭。我对这段历史发展的故事主人公选择之冷僻,恰好说明我们当代艺术宏大叙事的主观性偶然性及可能存在的盲点。

二、发言节选

    商品消费时代艺术发展通常话题一般有这么几个,一个是讲市场经济如何渗透控制艺术作品,一个是消费文化如何腐蚀艺术的承接性,还有商品带来的问题,作为艺术史家我关心的是另一类东西和另一个现实,就是物质消费消费时代绘画媒介的重新整合问题。物质消费时代之初在不在金钱货币,所以我今天讲货币的故事。
   
    从全球格局来看,货币和艺术发展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对比,货币艺术其实经常是难兄难弟,是悖论的东西,我想从两个悖论开始说。第一,艺术媒介与货币媒介它们的发展是什么?其实它们的发展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第二,越进入物质消费时代,有一些艺术品反而越丧失物质性。回顾一下货币发展史,货币形态最初都是一点折扣不打的物质形态,比如说宝石、贝壳、经营货币等等。尽管意大利11世纪开始使用期票,中国宋代的时候也有类似一些期票的发行,但真正大规模长期使用货币是美国19世纪,在当时是一个石破天惊的事,“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轩然大波,有很多的争论,所以当时美国舆论界和学术界分成了两派。货币开创了虚拟的游戏,越是发展虚拟性越强,跟黄金图贝的距离就越远,最后是完全脱离了。关键是货币的性能,,拿到一张纸币谁都不能当做一张纸,都会觉得沉甸甸,纸张的数字越大,含金量越高。在发展下去纸都不需要,信用卡、银行帐户都是屏幕显示,谁也不会提着旅行袋把现金带走。这就是物质性向非物质性的发展,这是大的趋势。
   
    这个虚拟游戏规则同样适用于艺术发展的大趋势,绘画雕塑原来是有非常厚重的物质性,所以博物馆可能收藏,现在观念艺术的概念听起来不太有逻辑,好象是说别的艺术没有观念支配,这个名词是有误导性的,所谓真正的观念艺术的严格称呼我觉得是“非物质形态艺术”,它强调不是物质载体本身,而是要人把某一种特定物质形态看成其他东西,用中国传统的话说是“看山不像山,看水不像水”,观念艺术常常跟行为艺术一样过眼云烟,跟装置艺术常常互换,装置艺术用的钢筋、水泥看起来比较强,装置的艺术你不要把物质看成物质,看到钢筋、水泥要想到其他的方式。英国伦敦特克画廊(音译)曾经收了一大批普普通通的混凝土,当时收了之后公众一片哗然,说浪费钱,好好的钱买这么一大堆混泥土干嘛,他买这个东西的原因是,曾经有一个知名的艺术家做装置艺术做成雕塑品,当成艺术品收藏起来,当然观众对这个很不能接受。

上一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4-2006 GDMo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43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