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再现性至情感性——米开伊•伊阿姆波斯基在第四届广州三年展论坛行动计划第一站第一场(下)“商品化时代的艺术生产”的发言(概要与节选)


对话人余丁对米开伊·伊阿姆波斯基的发言进行点评

米开伊•伊阿姆波斯基(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

一、发言概要

    人们普遍认为,具象艺术的衰落使艺术实践不再具有再现作用;装置艺术的滥觞则被视作从再现性到情感性的正式转向。而这一转向因为录像艺术的繁荣而更为明显。柏格森在20世纪伊始便已证实,情感作用需要时间;因而,情感性是以时序性为基础的,而情意艺术恰好证实了这种时序的体验。但是,诸如电影这类再现艺术也是以时序为基础。现代录像艺术实验的单纯的情感作用则建立在对时间认知的人为重构以及观众与界面不同方式的“偶合”(弗朗西斯克•瓦雷拉语)基础之上。

这一新趋势的绝佳佐证便是比尔?维奥拉的艺术;其作品中的面孔不再单纯被视作肖像画,而是通过一系列细微运动人为构建的各种界面。从再现性向情感性的转向反应出一种更加广泛的社会趋势,即摒弃个体有代表性的社会地位(特别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而言),以及为情感的介入谋得一席之地。

二、发言节选

    艺术的再现性的根源在心理学。上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艺术历史学家麦克•菲(音译),他1967年在一本艺术杂志发表了非常重要的文章,谈到艺术和其客观性,里面用了极简主义的观点作证他的立场。他觉得我们要关注再现的表现性,而不是简单的物质性,我们也把类似的艺术和戏剧做了比较,这里称为艺术的文学作者。他们实际上希望能够带来戏剧表现艺术,而戏剧以后成为艺术的延续,只有通过这样戏剧化的表现方向我们才能在合适的场景之内创造一些艺术作品。从之前的艺术作品里面我们能看到,在每一个文学艺术作品里面都有一个独立的场景,而且它可以通过观看者的角度进一步诠释,这是当事人对待艺术作品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它需要我们花一些时间去理会。

上一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4-2006 GDMo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43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