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广州三年展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录音整理)
姜节泓:我补充两句,就是关于专业不专业的问题,其实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也是大家经常关心和讨论的问题。其实我们这个主题展的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打破这种专业和非专业的界限,我觉得生活太有创造力了,远远比艺术本身有创造力。这是我要补充的一点。
另外一点,其实罗馆长讲到的这个展览本身应该超越美术馆,我觉得三年展这样的事不仅仅是广东美术馆的事,不仅仅是广州的事,而是一个国际上的美术的盛事。所以说我觉得作为广东美术馆三年展的主题展这样的一个规模的展览,它相对讨论的问题一定是具有国际性的,就是说直接跟艺术的源问题,一个根本问题、跟视觉的问题相关的,刚才乔纳森•沃金斯也在说“见所未见”其实对于这个源问题是最直接的回答。
罗一平:我解释一下我们的LOGO,刚才忘了回答LOGO,这个是第四届广三展的LOGO,它这里面三角形代表的是珠三角,我们从珠三角出发,探讨珠三角向外延展,所以它所有的角都在向外延展,但是这种延展是有一个明确的指向的。这次我们整个广三展从珠三角出发,我们的视线辐射整个国际。其实刚才还可能在放片子的时候你们没有注意到,就是我们的主设计标志。这是我们现场美术馆,这是我们美术馆底部,这是我们的主设计标志,然后我们从这个标志开始来拆,又从这个标志开始建。我们这里面众多的建筑在分解和延续,这是总设计。
7.《艺术中国》记者:你好,我是《艺术中国》的记者,我想问一下,这次展览的主题是源问题拆与建,那这个展览将带给我们广州乃至中国的整个当代艺术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第二个问题是,其实现在很多的展览,包括在北京,每天都会有很多的展览在开幕,这个展览很多是艺术界在玩自己的事情,与社会互动性不是很强,那我想知道这次的广州三年展,我们与那一届社会其他领域的互动方面有哪些活动或策划呢?还有一个问题是问姜老师的,就是涉及到艺术自由的问题。
罗一平:砌道围墙,美术馆在这个围墙里与艺术家和批评家在自玩自的。那么我们这个展览其实也是想打破,也是在思考美术馆的问题,在思考,我们倒不一定说我们在解决多少美术馆的问题,我们通过我们的展览,通过我们的展览的形式再回答你的问题,到底我们跟公众是一个怎样的互动,到底我们跟知识界是一个怎样的互动,包括艺术界和其他主要的领域是一个怎样的互动。在这里我们并不想再解答一些什么问题,在呈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可能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引起一些思考。这是我讲的事情。
姜节泓:谢谢你提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其实你讲到艺术自由也好,讲到开放性也好。因为我本身出身是做艺术的,然后做策展。我觉得其实真正好的艺术它应该归回生活。比如说我最近在受罗一平馆长的邀请在广东美术馆办一个“关系”的展览,这个展览是在今年4月到6月在广东美术馆展开的。关系这个词需要说吗?不需要说,谁都知道,中国人太懂什么叫关系。然后我邀请了12个一线的中国艺术家,包括邱志杰、萧昱、向京这一些一线的艺术家来共同探讨中国的问题。我觉得这个跟三年展是不一样的,因为三年展毕竟是一个国际层面的大展,所以我原来提的那个“关系”的展览是对于中国的现象,但是又是一个特别生活化的话题。这个展览会在今年的10月份巡回到京东美术馆,10月9号开幕。那么也是我首次在广东美术馆举办的一个展览。所以说可能是我自己的策展经验,我一直希望能够探讨一些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东西,而不是说大家觉得去看一个展览,要看得懂、看多,我觉得艺术不是看懂看不懂的问题,艺术是让你如何经验的问题。他(乔纳森•沃金斯)策划一个很重要的展览,他的悉尼双年展就叫 “日常生活”。我觉得我们挺有缘分,他也是特地来同意我的观点,就是说艺术如何回到生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