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广州三年展论坛行动计划——美国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张旭东在第四届广州三年展北京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目前看来,整个中国可以说是处于一个拆和建的环境中,拆和建的不仅是房子,也是人的记忆;是社区,是传统,是观念,是价值。所以这个问题就涉及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知识界、学术界是义不容辞地有这个责任来介入。非常高兴的是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够与大家来探讨这样一个问题。这是缘起的第一点,本人非常感谢也非常荣幸能够受到广东美术馆的邀请,这是美丽的一个机缘。
   
    第二点,关于此次主题:“元问题——回到美术馆自身”。我个人认为当艺术作为一个体制存在时,如果没有博物馆,没有策展人,没有艺术评论,没有艺术式的研究,艺术就不会以这样制度的形式存在。当然还包括文化部、基金会、评奖等等这些学术形式。

    当美术馆成为一个艺术体制的象征时,就使一个艺术主体具有的双重身份更具意义。从这个点切入,就引发了作为体制的艺术和作为本体的艺术这两个问题。从这两个背景出发,就形成了这个论坛的一个初步计划。
   
    我们的论坛有3场,第一场在广州,伴随着整个三年展的开幕。第二场在纽约,是2012年4月底到5月初。第三场将回到中国,在北京大学和中国美术馆进行。
   
    现代人的思维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缜密,也越来越精微,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在艺术前面顶礼膜拜,因为思想的翅膀飞得更高了。这可以写成一篇著名的论文。大门派(音0:19:28)后有艺术现代派,现代派后有后现代派,后现代派后还有后后现代派。当代艺术概念的本身就是在表明艺术仍然在持续。而艺术终结这个理论命题不是说以后就没有艺术了,而是说现代社会、现代性资本主义技术、理性、分工使原有的艺术发生了变化。

上一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4-2006 GDMo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43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