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市场消费时代绘画媒介的重新整合——汪悦进在第四届广州三年展论坛行动计划第一站第一场(下)“商品化时代的艺术生产”的发言(概要与节选)


对话人姜节泓对汪悦进的发言进行点评

汪悦进 (哈佛大学美术史系教授)
   
一、发言概要

    会议策划人拟定的“艺术终结”的主题我理解为“绘画终结”论的变奏。我会先简单回顾西方艺术史语境出现“绘画终结”论的因缘,指出这是单一艺术媒介线性发展思维的产物。然后看看这种讨论对中国当代艺术及社会文化背景是否有意义及意义何在。

    绘画终结论的前提有三:一是承认艺术单一媒介(如绘画)的历史线性发展;二是认为这种发展是阶段性由低级到高级直至终止符;三是原创性(即发前人之未所发;穷尽所有招数,便有了“终结”之说)。这种进化论式的艺术发展观现在看来很有局限性。当代艺术的挑战恰恰证明这种进化论式的艺术史观行不通。所以“绘画终结论”在这个意义上其实已经终结。但“终结”的思维在另一层面仍有意义,因为艺术与时事变迁关系密切。种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和社会风气的转变难免会造成某种“时代终结”的格局。在这个意义上来看绘画艺术在某种“时代终结”后进行形式及媒介的自我调适以适应新的文化律动便有了意义。这种媒介调适是面向社会而不是自我封闭的。从这一历史发展梳理出来的故事便不再是单一艺术媒介的发展,而是媒介及艺术形式的自我调整与社会时尚互动的故事。于是便有了独特的中国故事。

上一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4-2006 GDMo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43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