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独立记录片场景中的华人性——张钊维在第四届广州三年展论坛行动计划第一站第四场“亚洲当代影像”的发言(概要与节选)



    两岸对话的背后,如果你还是站在两岸冷战的前提下,会有祖国的概念,另一方面台湾为了要寻找新的认同,他会提出“中华台北”的思考,往中国大的概念靠拢;再者是东南亚的华人在后现代怎么样创造华人自我的认同,或者是在东南亚一样复杂多民族环境里面探讨华人性的问题。有一个东南亚人说自己是汉族,来对比主流的马来族。相似的情况也会发生在新加坡,新加波的人口组成主要是华人,还有印度人,马来西亚人和其他民族。这是两套模式话语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下,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想象,我们在谈什么是华人的时候,有一些学者会用文化探索区域,或者从文化、思想的角度探讨,也就是“儒家文化圈”。这里面融合了祖国的现象,融合了政治的认同,融合了文化的认同,融合了祖先的渊源,人和人的宗教信仰的一些想象。

    回到广州的问题,我提出了一个所谓“中国特色的中心主义”的概念。在广州我发现一些现象,比如黑人正在消失。这并不是指他们实体上消失,而是他们在被媒体表述、和呈现过程当中消失。这里我称为中国特色的构成或者是中国的自我想象。对这个现象,我自己提出几个想法,一个是北方中心主义,我们在描述中国的时候,其实是用北方的语汇和文化来呈现。另外几种中心主义的构想,像中原中心主义,在台湾也有这种状况。其次是从地理上面的中心变成社会和经济分配的中心主义。我思考的是国际在当下的环境里面,华人的国际性和国际性的华人之间的关系。日本人里面懂中文的,韩国人里面懂中文的,马来西亚人里面懂中文的,都可以通过文字为载体建立交流平台,这是依循国家民族的想象,是不是有一种在文化上,思想上进行探讨的国际可能性?在文化上,市场上跟其他外部区域进行文化的连接,思想连接的可能性?我们怎么样把华语现象和华人共同的想象做得更合符当下,跟影片的可能性结合,跟观众的互动做的更清晰,更有效,更有力量?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论坛行动计划第一站第四场的主题是“亚洲当代影像”。
上一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4-2006 GDMo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43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