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北京站
 

时间:2008年9月10日--9月12日
地点: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活动内容:
    9月10日上午10时,“中东频道”和“非洲私人诗学”开播
    9月11日下午14:00-16:30,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北京站开幕演讲
    演讲嘉宾:加里德·拉马丹〔中东频道策展人〕,斯蒂娜·艾德布洛姆〔非洲私人诗学策展人〕
    9月12日下午16时,第三届三年展北京站专场讲座
    演讲嘉宾:萨拉·马哈拉吉教授,第三届广州三年展策展人
    演讲题目:亚洲当代艺术在世界环境下的发展与进程
主持人:郭晓晖
列席嘉宾:杰罗姆·桑斯(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王璜生(广东美术馆馆长),高士明(第三届广州三年展策展人),张颂仁(第三届广州三年展策展人),郭晓彦(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首席策展人,第三届广州三年展研究员)

    2008年9月6日下午6时30分,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在广东美术馆隆重开幕。策展人高士明将本次三年展看作是一次探赜索隐的长征,这趟长征并没有随着展览的开幕而完结,我们始终带着问题出发,始终“在路上”。三年展继续长征的首站选在了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07年11月29日,本次三年展的“艺术家提问演习”就是在这里首次发起。2008年9月12日,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和反思之后,展览顺利开幕,我们又再次回到这里,再次带来我们的思考,我们的问题。
本次三年展北京站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进行了两个影像单元“中东频道”及“非洲私人诗学”的播放,并邀请了这两个单元的策展人加里德·拉马丹,斯蒂娜·艾德布洛姆以及本次三年展策展人之一萨拉·马哈拉及教授作为期三天的专场讲座。其中萨拉教授的讲座结合了本次三年展的实践,针对本年度亚洲三,双年展的繁荣趋势对亚洲当代艺术在世界环境下的发展与进程进行了独到而富有创见性的思考。
    中东和非洲是殖民体系中两个重要的地区也是后殖民运动的重要策源地。长久以来,这两个地区都无法摆脱那些强加其上的诸如“他者”,“异质”这样的身份,他们几乎没有自己的话语权,西方的想象和叙述是他们唯一合法的“自我表达”。而“中东频道”和“非洲私人诗学”正是要在种长期被“他者化”的语境中谋求这两个地区在艺术上的话语权,他们渴望通过展示这些地区艺术家的影像作品来重新书写有关这两个地区的艺术史,这种新的艺术史中既包含了艺术家作为群体对该地区的集体记忆也以诗意的方式讲述了艺术家作为个体对地域文化的追忆和解读。而这些艺术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影像”这种20世纪新的艺术形式,这种新艺术形式使得他们可以摆脱来自欧洲传统艺术形式的束缚和影响,用新的创作手法尝试表达出这两个地区历史与现实的纠结,文化的发展与碰撞以及对这片土地未来的思考。

单元简介:

中东频道——实验纪录片的影像档案

    中东频道的深层主题是以探索之名,找寻当代中东影像文化中典型的独立性与独有记忆。
    过去20年来全球性的科技进步使影像文化蓬勃发展,来自中东的独立短片与实验纪录片对阿拉伯地区的视觉文化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自由创作与独立电影人在 “中东”这块大陆上建构起自身的游戏法则,创造出当代视觉表达的新秩序。他们运用自身独特的审美品位,具有批判性与分析性的艺术手法,加深了我们对中东的社会政治结构的认识。而这种发展刚好赶上了阿拉伯卫星电视台的崛起以及开罗对阿拉伯电影工业的垄断地位的解体。这以后,一批创作中心以及独立电影人在阿尔及利亚、埃及、巴勒斯坦、黎巴嫩、伊朗和埃及等地纷纷崛起。
    这次参展的艺术作品特征之一就是广泛运用了历史与社会政治的素材及叙事方式,固有的电影场景及摄影作品。另一个特征则是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的趋势,致使影片的风格能很好地融入到当代政治、社会、文化的主题中去。

作为信使的影像
    中东频道的作品展现了中东电影创作人如何去看待、处理以及重构他们的记忆、现实及虚像,展示了他们如何定义自身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他们如何把新媒体技术嵌入到他们的艺术作品中去。
    所有的短片都深切关注社会变迁。它们能诠释特定社会元素,深化我们对此的理解。处于传统纪录片形式的边缘,许多作品都使我们深刻地了解影片中所呈现的真相。
    “中东频道”项目主要关注以社会学或人类学视觉拍摄的短片与说明性纪录片。它们构成了政治激进主义的一种工具。这一项目也以自传体的短片,实证性访谈,存档影片以及社会政治主题等形式,来尝试改变、去权力化和解构地区性实验短片与纪录片的局限性。
    中东频道项目的主角是独资的实验短片与研究型艺术纪录片。因此我们希望呈现与表达这一类型的电影艺术作品,更进一步探索这一艺术形式发展的特点。
    所有中东频道的影片都是由来自中东国家的作者创作的短片或纪录片,只有少数的作品是由一批国际性艺术家以中东为题材创作的。

加里德•拉马丹,策展人,贝鲁特,2008


非洲私人诗学
   
或如茶宴间的正式宴品,它令我们聚精凝息,神思游荡,这次计划中的影像精选就是这样的宴品,呈现了那种形式的虚构和现实--以Homi Bhabha的隽语言之:回忆的幽灵,当下的委怀和未来的幻影。非洲的影像艺术家们发展了非洲特质的根本复杂性的那些新形象,他们采取的方式,影像艺术多种渠道的深入、以及影像艺术在这块大陆之内和之外的其他组合,这些就是这项研究的起点。
    在录像《中国糖果,中国丽人》中,Doa Aly紧跟三位中国侨民苏苏、玛玛和鲁鲁,他们住在开罗,生活在一种对社会变迁的拷问之中--这种变化涉及的是,埃及变化的主题中的文化综合,归属感和回忆是重复出现的主题,探讨全球化和侨居的特殊社会变迁,谈到他们如何努力在非洲获得个体存在。在这些过程之中,Brendan Fernandes的录像《敌人》却传达出对权威和确定性的瓦解,以一种幽默而批判的方式,重新追溯、再次学习孩提时代的口音。他从肯尼亚辗转加拿大,如今,加拿大会占据他生命中更多的时间,而一种语言却渐渐离他远去。在录像《无题(愤怒的津巴布韦女皇)》中,Dan Halter创造了一种激烈的并置--对举津巴布韦的自由斗士和90年代愤怒文化的主角,其背景节奏回响的是,diva俱乐部的 Rozella迪斯科节奏:“人人自由(自由地感受美好)”。持续不断的紧张来自于有节奏晃动的身体那不安分的协调,Halter在其中敞开了空间--疑问和挑衅的开放结局。Andrew Esiebo以《真实的非洲同性恋》刻画了非洲散居的同性恋者的生活,他拷问了性别的概念和归属感。Athi-Patra Ruga的《刚果小姐》取景于金沙萨,展现一位艺术家的成长,其中亦探讨了男性力量的概念这一主题。录像是一个稍有激进的宣言,反思艺术家的“行业思索”。艺术家默默刺绣,以此带来一种全新的观感,便于理解男性力量和物质回忆的概念。在《城市中的蜡》里,Sue Williamson通过两位妇女闲散而唠叨的闲谈,思索了女性的角色认可,不过两位妇女身处一个上蜡的声音装置,在《Hema》中,Lerato Shadi则是通过表演将其作品带入公共空间,她的表演是把自己推向身体承受能力的极限。在表演中,Lerato Shadi花了差不多六个小时,先吸足一口气,然后吹入一个气球之中,达到800个气球之后,气球慢慢离开它们的标记,在建筑空间中乱飞。历史的踪迹,档案材料和记忆,这些是Malala Andrialavidrazana 和 Penny Siopis的思考主题。Guy Wouete兼具诗意和批评力度的作品《海啸蔓延》,揭露了巴马科的生活断片,Sue Williamson 和 Pat Ward Williams的合作作品《安慰之地》,带来了一系列前沿主题:种族、宽恕、真理和和解,表达的方式则是一次穿梭于南非和非洲散居地的个人反思对话。
    这些精选的作品展示出了个人性和诗意,它们混合于历史和政治之间、语言和翻译之间、过程与结果之间。对人类处境的反思,通过一张关联之网而形成,这些精选出的艺术家表述了他们独特的批评目标,表达了他们与其所探讨的多重位置的关系。如何写下来自非洲的世界,如何向世界写出非洲,这是Achille Mbembe提出的重要问题,,这些录像就再现了他的疑问,也向我们揭示出,多样性的道路能令我们交流彼此的生活,并给我们的存在带来许多新的意义。

斯蒂娜•艾德布洛姆,斯德哥尔摩,2008

    
   

   

   

   

   

    

   

戴章伦,北京整理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