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魔的银幕”是享誉国际艺术界的维尔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为本届三年展呈现的作品。他以人类学家的眼光,在荒漠峻岭中搜寻,呈现出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像,神秘、自觉,既充满幻象与实存间的跃动,又蕴藏着骚动不安的本质。其对电影如宗教信徒般的献身,对弱势族群与边缘人的悲悯,以及对现代文明和大众文化的极端态度,使电影成为一种信仰、一则寓言和一个伟大梦想。在此,旨在重视其电影本身的密度与异质性,更重要的是其作品所再现、唤起的极端性的提示。
为更好得理解维尔纳·赫尔佐格的作品,了解其与本届三年展的联系应该是一条途径。
主题
维尔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的“着魔的银幕”
是“消失的现场”的艺术项目之一。“消失的现场”是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四个展览单元之一:独立计划中的第二个艺术项目,是针对中国西部地区(第一站:青海)特殊的空间地理特征和文化语境所策划的一组当代艺术项目。这个计划包括电影(真实电影或纪录片)、绘画(社会性现场)、声音、诗歌计划及电影(或影像装置)四个主题部分,邀请中外活跃的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艺术家(和电影导演)参加,注重分析中国西部的历史与现实发展、变化产生的一系列“现场表现”的概念。
“现场”在此处的定义为一种对空间“现代性”的新的理解与阐释的过程;着力于恢复历史的记忆与当代现实(感受)处境之思考的关系;也可以说,“消失的现场”是试图揭示“语言”在新的权力空间内所产生的更加分化、递进和混杂的特征和语言去蔽的问题。
同样,这四个主题部分创作的艺术作品:作为复制、记录媒体的影像、绘画与声音,所最能直接凸显与“现场”发生紧密相关的“事件”与呈现出被“创造的自然”。
“消失的现场”研究平台希望借助带有具人类学研究视野和田野分析方法带来的广阔性理解为中国当代艺术目前的景观化和肤浅化的现实提出问题。
主题概念(五个):
着魔的银幕〔维尔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
消失的现场
寂静无声
直到世界尽头
被置换的影像
五个主题互为循环、互为渗透和解释,由作品之间的关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现场”。
相关概念:
“现场”(场景)。每次“场景”的出现,总是事关哲学与非哲学、思与不思的问题。
“消失”。消失不是“消除”,消失是一种“重视”,一种探讨重新失去或正在建立的文化的空间和文化的可能性。
一些对项目提供支持的词语:
现场 当代艺术 艺术生态
高原
游牧 地缘政治
后殖民主义 东方学 民间
异质与同质
全球化想象 时间 世界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