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时/共情”公共教育主题活动

共时/共情
公共教育系列活动
写生是共时的,艺术家与被记录的对象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写生是共情的,艺术家在写生中投射了自己观照社会、生活的角度和立场。
结合“写尽苍生——20世纪广东美术家人物写生个案研究展”,我们从“共时”与“共情”两个维度导入,设置公共教育互动区,组织导览、美术馆课堂等活动,与公众一起探索艺术中的“写生”观。
教育项目总监:刘端玲
教育项目策划:叶小青
教育项目执行:林志豪
教育项目协调:赵梦
实习生:商锶源、梁语希、舒东洋
感谢广东美术馆志愿者团队对本项目的支持。
感谢德国辉柏嘉为本次活动提供专业画材。
公共教育互动区
“共时/共情”公共教育互动区是一个持续发生“写生”的场域。这里有多种写生的方法和工具,提供观察与记录的不同形式。我们邀请观众在观展之后,在此学习艺术家观察世界的方式,拿起画笔体验“写生”的过程。观众在“写生/互动角”的创作的作品,将精选做成磁贴,放在“众生相/互动墙”。
写生/互动角
什么是写生?
是看、是写、是想象?
在美术馆里看一看,
在画板上画一画,
拿起笔描绘当下的芸芸众生,
体验观察与记录的“写生”过程。

众生相/互动墙
这里的写生素材,来自观众投稿。
通过观察、组合、拼接,
用它们完成一张你的作品吧!
写生课堂
写生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
艺术家用不同的视角进行观察,
经过选择后完成他们最终的作品。
通过这些写生游戏,
我们一起体验观察、组织、表达的过程 ,
探讨什么是“写生”。
在展览期间,合作教师或志愿者在公共教育互动区定时开展定时导览及“写生课堂”活动,带领观众体验“写生”的不同角度和思路。

主题导览
展览期间逢周六、周日
上午10:00 或 下午3:00
以现场广播通知为准

写生课堂
展览期间逢周六、周日
每天10:00-4:30持续开展
一起看展览
写尽苍生——20世纪广东美术家人物写生个案研究
主讲:吕子华(广东美术馆研究策展部副主任,本次展览策展人)
时间:2022年3月12日(周六)下午3:00
地点:广东美术馆三楼展厅
主讲人简介
吕子华,毕业于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博物馆学与策展专业,获硕士学位。曾先后就职于伦敦联合画廊、广州《画廊》杂志社,2010年至今工作于广东美术馆,现为广东美术馆研究策展部副主任。
活动须知
1. 参加活动的观众,请提前在广东美术馆公众号平台预约入场观展。
2. 活动当天,请携带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出示“穗康码”和“防疫行程卡”,提前通过安检进馆。
3. 活动期间观众需全程佩戴口罩,配合工作人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4. 活动按时开始,请根据广播提示移步三楼展厅展览前言处集中。

虚拟展厅

+ 扫一扫上方二维码,在手机上访问虚拟展厅,云端看展。
编辑:李嘉仪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