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教育 / 主题活动

与广州三年展说Hello——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公众活动计划



与广州三年展说HELLO
第三届广州三年展“与后殖民说再见”
公众系列活动

策划主持:刘端玲
策划团队:刘亮、黄亚群、植凯鹏、李姗姗
 

 
鉴于展览主题“与后殖民说再见”对于普通观众过于深奥并且缺乏普遍的认知背景,我们决定对于普通观众绕开这个主题,从最基本的概念“广州三年展”、“当代艺术”入手,而“与后殖民说再见”的学术主题则选择针对大学人文学科学生与老师进行讨论。针对不同观众群,我们策划了系列推广、教育和交流活动。


广州三年展词库
 

对于潜在观众群,我们策划了“与广州三年展说Hello——广州三年展词库”活动。


+ 公益赠票

通过大众媒体“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免费向观众赠送展览门票5000张,具体方式是在报刊上登出“广州三年展公众活动Logo”,观众在写出任意三个看到Logo联想到的词汇,即可换领三年展门票一张。通过赠票活动,我们通过大众媒体广泛的宣传了广州三年展,同时触及到了我们的潜在观众。观众在换票的同时得到三年展“红砖”一块,问卷一张,在参观完展览后可写下“三个词汇”表达的观后感,并在我们的公众互动区合力砌起属于观众自己的“三年展词库墙”。


+ 三年展词库墙

“三年展词库墙”面向所有参观展览的观众,这种参与性的活动得到观众热烈的反响,参与者超过万人,直至砌满我们所有可利用空间,大家还不忘兴奋地在自己的“作品”前留影纪念,一睹气势恢弘的词库墙成为了展场中引人注目的另类“作品”。而对参与观众的身份及词汇的收集成为我们对三年展观众进行分析的重要资料。由于“广州三年展词库”的公益性和互动性使得我们相对容易地得到了企业的支助。太古地产通过在“红砖”上印制Logo、制作赠票封套、以及媒体上出现的企业名称推广了自己的公益文化形象,而我们也为展览争取到一定资金上的赞助。




广州三年展“十万个为什么”
 
在展览期间,开展广州三年展“十万个为什么”观众问答活动,并将问卷汇总,请策展人、艺术家或批评家解答观众关心的问题,并定期在《羊城晚报》上刊登。

 

艺术家工作坊

 

剪切与粘贴

 

 


广州三年展系列讲座(馆内学术讲座、馆外推广讲座、馆外学术讲座)

 

馆内学术讲座

 

主讲:高士明
时间:2008年8月23日(星期六)15:00
地点:广东美术馆多功能厅

 

图片中国

主讲:刘香成
时间:2008年9月7日(星期日)15:00
地点:广东美术馆多功能厅
 
馆外学术讲座
 

解读“贝宁”计划

主讲:Uriel Orlow(三年展英国参展艺术家)
时间:2008年9月7日16:30-18:00
地点: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横路60号乒乓空间

 
馆外推广讲座
 
主讲:植凯鹏
时间:2008年9月19日15:00
地点: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学术报告厅
 
主持:植凯鹏
时间:2008年10月11日19:30
地点: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学报告厅

 


 

“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展览交流与赏析

走进广东美术馆,走进广州三年展

“二沙艺术齐Fun响”艺术赏析

 

 


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志愿者团队

志愿者是一个特殊群体,是公益机构必不可少的传播者和支持者。我们面向社会特别招募了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志愿者团队,在200多份应征人员中,有100多人参与到三年展的工作中来。我们根据他们的知识背景和经验分成展务组、接待组、艺术家助理组、导览组。志愿者团队大多由大学生组成,他们带着青春与热情投入到三年展中,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也成为了展览的一支义务宣传队,在他们的影响下,三年展在广州的大学各个专业掀起了热潮。在分配工作同时,我们要求他们记录下在三年展过程中他们看到的故事和感受,并建立起他们自己的“三年展志愿者团队博客”,博客很快拥有了不少粉丝和点击率,而这些有趣的小短文和工作照则成为了广州三年展的一份特别的资料和记录。在展览结束后,我们举办了“说说在美术馆的故事——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志愿者团队经验分享交流会。交流大会上欢声笑语,热泪盈眶。每一个人的发言都会拨动大家的心弦,因为这是大家一起经历的、见证的故事与成果,因为这是大家每一个人的广州三年展。

 

 


导览服务

 

+ 语音导览

导览是博物馆教育的基本形式,我们为三年展制作了中英文语音导览系统,选择了广东美术馆主展场60件作品,时代分馆展场20件作品,将艺术家与策展人的学术性文字经过消化特别处理成为适合普通观众的通俗易懂的口语文字。

+ 艺术家专题导览

+ 团体预约导览 

 

 


三年展实验课堂

 

实验课堂则是由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人员跟艺术院校老师合作,共同为专业学生进行展览现场课堂。我们跟广州美术学院合作举办了教育系“影像专场”,美术史系“观念vs审美直觉”专场,国画系、继续教育分院、油画系、史论专业“观念”专场。跟华南师范大学合作举办了“创作·观念·物质形态”专场,跟广州市少年宫合作举办“导赏实验课堂”。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