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百年黄胄:把生活的感动讲出来

“百年黄胄:把生活的感动讲出来”展览从艺术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多重身份出发,为观众呈现一个立体丰富、更接近真实的黄胄。在展览开幕之际,广东美术馆邀请专家学者结合展览举办专题讲座,从作品解读角度展开深度解析,引导观众感受黄胄创作的风格特点;从展览叙事角度展开讨论,与观众分享展览策划的多维思考。此次讲座由北京画院美术馆负责人薛良主持,宋金明、吴楠、赵楷进行主题演讲。
主题:百年黄胄:把生活的感动讲出来
时间:2025年3月15日下午2:30—4:30
地址:广东美术馆新馆学术报告厅(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主持:薛良(北京画院美术馆负责人)
专题讲座内容简介:
一、黄胄《载歌行》的笔墨韵律与生命欢歌
黄胄的《载歌行》如同一场水墨的狂欢节——维吾尔族少女旋转的裙摆、毛驴踏地的节奏、乐器上翻飞的手指,都在纸上舞动出生命的欢腾。本次演讲将以这幅充满音乐性的经典作品为例,带领观众们发现黄胄如何使用笔墨“演奏”出视觉的交响。
主讲:赵楷(炎黄艺术馆馆员)
主讲简介:赵楷,生于辽宁北镇,满族,2006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受教于日本多摩大学教授市川保道先生学习日本画。中央美术学院山水高研班讲师,现就职于炎黄艺术馆。
二、“百年黄胄”的展览叙事与延伸思考
本次展览是在黄胄先生百年诞辰之际对其艺术人生的立体呈现。策展团队如何生成“百年黄胄”的展览主题?如何构建本次展览的板块结构?如何以多维视角呈现黄胄先生的生命厚度?如何建立黄胄艺术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讲座将以上述问题为线索,和大家分享展览背后的多维思考。
主讲:宋金明(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主讲简介:宋金明,艺术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于《美术》《美术观察》《美术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获首届“关山月学术奖”“上海美术学院第三届青年学术论坛”二等奖,第二届“王朝闻美术学学术提名”作者。
三、从草稿到经典:黄胄作品的构图与取舍
在观展时,人们常常关注一幅作品的最终呈现,却容易忽略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与推敲。本次讲座将带领观众通过两件黄胄先生的代表作品——《驯马图》和《巡逻图》,深入探讨他如何构思画面,如何在创作过程中调整构图,以达到更生动、更富有表现力的效果。
主讲:吴楠(炎黄艺术馆馆长助理)
主讲简介:吴楠,出生于北京,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2012年至今,就职于炎黄艺术馆,任馆长助理。
参与方式:本次活动免费,现场座位有限,需报名参加。此次讲座在广东美术馆新馆学术报告厅举办,地址为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扫描二维码报名参加活动
活动回顾
2025年3月14日,“百年黄胄:把生活的感动讲出来”展览在广东美术馆新馆正式开展。本次展览从艺术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多重身份出发,为观众呈现一个立体丰富、更接近真实的黄胄。
围绕展览,广东美术馆推出专题讲座、公众导览、艺术游戏、美术馆课堂等公共教育活动,引导观众观看艺术原作、了解艺术风格的生成、感悟艺术家多重身份下的生命厚度。
专题讲座
讲述“百年黄胄”展览中的细节与脉络






▲活动现场
3月15日,“百年黄胄:把生活的感动讲出来”专题讲座在广东美术馆新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北京画院美术馆负责人薛良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宋金明、炎黄艺术馆馆长助理吴楠、炎黄艺术馆馆员赵楷作主题演讲,分别从展览和经典作品展开深度解析,引导观众了解展览脉络,体会艺术家风格的生成及生命的厚度。
宋金明以《“百年黄胄”的展览叙事与延伸思考》为题,从展览主题生成、板块结构组织、多维视角叙事、艺术家创作与地域文化关系四个角度展开。首先,他提及黄胄创作有三个主要特点:非科班出身却深爱绘画,“笔不离手”;扎根生活,熟悉自己所描绘的对象;速写入画,形成一套独属于自己的语言。策展团队在整理黄胄作品和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发现黄胄先生特别强调要用自己的“语言”把受了感动的事情讲出来,由此形成了本次展览的主题。其次,他从黄胄广为人知的画家身份出发,逐步揭开他军人、古物收藏与鉴定专家、国际文化交流使者、中国画传承生态构建者、现代美术馆事业推动者等多重身份与成就,从这一角度谈及展览板块结构的设置脉络与思路。最后,他特别介绍了此次展览关于“在地化”的一些思考,提及考虑到此次展览将有多地巡展,在第一站广州,策展团队特别整理了黄胄先生在南方沿海地区创作的作品,形成了“南国·水乡”板块,希望本地观众能在观展过程中产生共鸣。
吴楠以《从草稿到经典:黄胄作品的构图与取舍》为主题,带领观众通过两件黄胄先生的代表作品——《驯马图》和《巡逻图》,深入探讨了艺术家如何在构思画面和创作中进行思考与推敲,以使画面达到更生动、更富有表现力的效果。他认为,黄胄的作品不仅充满了激情与速度感,更蕴含着精心的构思与推敲。艺术家的笔墨挥洒自如,既能迅捷捕捉生活瞬间,又能在主题创作中反复推敲细节与构图,展现出“能收能放”的艺术智慧。通过《驯马图》和《巡逻图》的对比,观众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如何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调整画面的节奏、空间关系和视觉焦点,使作品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又保持了高度的形式美感。最后,吴楠希望观众通过本次讲座,能够在展览中以新的角度欣赏黄胄的作品,感受他如何在粗犷豪放与精微严谨之间,找到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赵楷以《黄胄〈载歌行〉的笔墨韵律与生命欢歌》为主题,带领大家深度观看了这一件经典作品。他认为,黄胄的《载歌行》如同一场水墨的狂欢节——维吾尔族少女旋转的裙摆、毛驴踏地的节奏、乐器上翻飞的手指,都在纸上舞动出生命的欢腾。他通过引导观众对作品中的用线、用墨与留白的观察,结合自身的采风、创作经验,为观众补足了对画中所展现的年代与环境的想象,给大家带来了观看黄胄艺术的新视角。
最后,薛良为每一位演讲者作了总结与补充,一同为观众们呈现出了更立体、更丰富的黄胄。在观众交流环节,大家踊跃参与,围绕作品的细节、艺术家的作画速度、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对艺术家的理论研究等方面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本次讲座为观众带来了不同视角的介绍和解读,不仅从策展角度,帮助大家了解展览背后的多维思考,也从作品的角度,深入到线、墨、色理念中,从风格和内容上了解了那个用画笔“把生活的感动讲出来”的艺术家黄胄。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