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教育 / 美术馆课堂

【美术馆课堂】看展览+玩水墨

 

在广东美术馆正在展出的“后岭南与珠三角”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们用各种方法玩水墨,做实验,创作出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后岭南”是85艺术新潮之后最突出的先锋水墨实验者,对艺术语言有一定研究和向着本土文化的移入的方向,体现着地域文化特点的个体化探索。

 

本周六全天、周日下午,来广东美术馆与我们的志愿者导师梁镇兴、陆思桦、苏冠莹一起看展览,玩水墨吧!从简单的干湿浓淡,到加入“秘方”制作的“特效”肌理,清水+墨汁就可以玩出无限创意。

 

活动详情

场次一
2017年5月13日(上午)9:30-11:30

 

场次二
2017年5月13日(下午)2:00- 4:30

 

场次三
2017年5月14日(下午)2:00- 4:30
 
说明

+ 本次课堂适合6-12周岁儿童独立参加。
+ 活动名额有限,请按场次进行报名。

 

 

 
活动回顾
 
“原来水墨画也可以充满实验的趣味,我曾经以为它只是单调的黑、白、灰而已。”

————————————————————

课堂主题:看展览+玩水墨

课程策划:叶小青(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专员)

主持老师:梁镇兴、陆思桦、苏冠莹(广东美术馆志愿者讲师)

参与群体:6-12岁儿童及家长,50个家庭

课堂时间:2017513-514

参观展览:“后岭南”与珠三角

地点:广东美术馆展厅、公共教育空间

————————————————————

 

513日和514日下午,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为公众准备了三场“看展览+玩水墨”美术馆课堂,由我馆志愿者教师梁镇兴、陆思桦、苏冠莹带领家庭观众看“后岭南’与珠三角”展览,通过创作体验水墨实验的趣味。

 

“这次课堂是我们给几位志愿者老师的一次挑战。他们在接到‘任务’后,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做了一些试验,才确定下这次的课程形式。”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专员叶小青向大家介绍道。在学校里上课,可以看到艺术品的电子图片;在美术馆里上课,可以看到艺术品原作。本次课堂的“看展览”环节,是希望大小朋友们能在美术馆的展厅现场仔细观看艺术家的原作,近距离接触作品,在主讲老师的引导下学会如何“看水墨画。“玩水墨”部分则让大家能学以致用,在仔细观察之后,学习如何向艺术家一样使用水墨语言。考虑到有些家庭是第一次来美术馆,梁老师特意向大家普及了参观美术馆的“礼仪,鼓励大家“先用眼睛仔细看,小声说话,不影响其他观众”。

 

在进入展厅之前,梁老师为小朋友们讲解焦、浓、重、淡、清五种墨色变化,以及干、湿用笔的区别,让大家带着问题去看展览。当大家一起在原作面前安静坐下时,老师让小朋友们回想刚才学到的知识,在原作上寻找墨色的变化的规律。艺术家们的作品充满了有趣的细节,孩子们在跟着老师观看的过程中,慢慢掌握了水和墨的秘密。

 

回到公共教育空间后,小朋友们已经按捺不住创作的热情了。志愿者老师们却没有拿出毛笔,而是给了大家一人一杯墨汁和一支吸管。“咦?这是要干什么?”就在孩子们充满疑惑的时候,苏老师向大家示范了“水墨泡泡”实验。孩子们很快掌握了这种玩法,“吹出了各种各样的画作。大家感叹道:“原来不用毛笔也可以‘画’水墨画,真好玩!”

 

由于场地的限制,这次课堂的创作部分没有让家长参与,但家长们的收获也不小。一位家长在孩子创作时重回展厅观看展览,她感叹道:“原来水墨画也可以充满实验的趣味,我曾经以为它只是单调的黑、白、灰而已。”一位妈妈跟我们说,她在看展览的环节,学会了要像志愿者老师那样蹲下来跟孩子交流,鼓励孩子在创作中勇于尝试,不要害怕错误。一位以志愿者身份参与了创作环节的家长跟我们说,她在课堂上学会了尊重孩子,不以大人的眼光左右孩子的创意。

 

 

/赵梦、叶小青

/周彦钊

2017年5月16日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