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南方艺见】带你打卡最有深度的“网红”展,这里欢迎各种“脑洞”

录入时间: 2018-12-26

刚过去的那个周末,大家都被“广州三年展”刷屏了吧?作为年底广州艺术界的一大盛事,小艺第一时间去看了主题展。曾几何时,小艺和很多人一样,觉得当代艺术是门高深艰涩的学问,艺术家都是活在另一个世界,表达的都是虚无缥缈的理念。
 
 
但看完“广州三年展”之后,小艺能重新感受到,这些看似难懂的艺术品背后也透露着艺术家对现实的关照、对社会的思考,我们所经历的、所忽视的,恰好成为他们创作的灵感。
 
 
人们常说,当代艺术是艺术家“脑洞”大开的杰作,同样,作为一个观众,来观赏现代艺术也不妨打开“脑洞”。在看同一件艺术品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方式,无关对错,这是当代艺术最有魅力的地方。它让艺术和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联系,多了一重看待生活的方式。
 
 
小艺这次也选择了几组特别好“玩”的作品,有些引人深思、有些放飞我们的想象力,还能拍出奇妙的小剧场。本次展览将持续到明年3月,还不赶紧跟随小艺的脚步,一起打卡这个最有深度的“网红”展。
 
 
最残酷

在机器眼中你就是一串代码

这个名为“You:R:Code”的多屏幕互动装置,小艺体验感受——相当残酷。
 

第一面屏幕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镜子,参观者从中可以看到自己,这是最传统的认识自己的方式;走到第二面屏幕前,则开启了“人脸识别”的模式,实时显示扫描人像;第三面屏幕对人脸识别的数据进行了“加工分析”,参观者的年龄、身高、性别、发色一目了然。至于这个年龄测试准不准则见仁见智,活生生把小艺测老了好几岁,一定是最近工作忙碌的缘故。
 

第四、五面屏幕则是把这些数据通过社交网络向外传播,表达“对于机器而言,人类也会成为一堆代码以及数据的载体”的概念。

最奇异

大理石雕塑养细菌

如果和小艺一样喜欢暗黑恐怖电影的小伙伴,不妨来到二楼这个名为《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的展厅,就结合了雕塑、绘画、实验器械各种“脑洞突破天际”的展品,最适合拍摄“恐怖博士风”的照片。
 

里面把所有实验室器材放大摆放,小艺进门就惊呼,“这简直和我的噩梦一样。”
 

最重要的是中央的大理石雕塑,看似被一堆黑色塑料线捆绑,实际上正在被自养型细菌缓慢吞噬,无机的石头变成有机的“食物”,乍一看还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最好玩

眼见未必为实的错觉实验室

“眼见为实”这句话,早已经被科技发展击得粉碎。在这个名为《不可思议的收缩人》装置展览中,就利用远近高低的视觉误差,随时可以改变两个人的身高、大小对比。
 
 
因为是纯白色的背景,拍起来特别好看,快点和闺蜜、情侣组团来打卡吧。

最难懂

这里没有唯一标准答案

当然,除了上面一些经过艺术家本人解读的作品,还有很多小艺看完了也依然觉得是“谜”。

例如在一楼展厅这个名为《无限的引擎》的作品,通过投影,营造了一个让观众穿上白大褂、走进实验室的感觉。
 

然而,为什么要体验走进实验室?是因为人类的未来都决定于此,还是让人感受“我们也不过就是小白鼠”的世界观?可能每个观众的解读都不一样。

另外,这个黑色的巨大物体据说代表一个中文汉字,艺术家把它的笔画经过电脑转换成0和1的序列编码,再导入三维制作软件,生成了这个雕塑模型。左看右看,都没有参观者能猜出来这是什么字。这件作品的作者也一直没有揭开谜底,看来又是“一千个哈姆雷特”情节了。
 

虽然说感受当代艺术,不需要追求唯一标准答案,但下面这些提纲挈领的小知识,大家不妨用点时间去了解一下,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每件艺术品。

 什么是“广州三年展”?

“广州三年展”是与“上海双年展”齐名的当代艺术展,由广东美术馆自主策划,最受文艺年轻人的喜爱,同时也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品牌。
 

作为辐射南方的艺术盛事,“广州三年展”不仅致力于推动珠三角地区当代艺术生态的发展,也试图通过艺术的方式推动地方性和全球化议题的交流,实现大湾区、乃至东南亚艺术生态的对话和融合。

这次三年展就以“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为主题,主打探讨“艺术与科技”的关系,展出了一系列具有“科技脑洞”的艺术作品。
 

本届“广州三年展” 邀请了来自约15个国家的近50位/组艺术家参展,并且通过分展场的方式,在华侨城盒子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岭南画派纪念馆等10个美术馆和艺术空间同期举办平行展,广州的朋友们可以就近看展,陆续“打卡”,全方位提高自己的艺术“格调”啦!
 

“广州三年展不只是艺术界的盛事,也是城市的盛事。”以这种全新的策展方式,重整这么多广州周边的当代艺术机构,是希望能够构建起一种“地区美术馆群”的联盟机制,互通交流,进而惠及整个广东、珠三角地区,培养起粤港澳地区的整体艺术氛围。

策展思路:见证艺术与科技

“想象一个未来的设备......人们可以在其中存储所有的书籍、记录和通信信息,并且可以以极高的速度和灵活性与这种机械设备进行互动咨询。这种设备是对人本身记忆的直接扩大和补充。”

——范内瓦·布什

1945年夏天,美国工程师范内瓦·布什在波士顿的《大西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诚如所思”的文章,设想了一种如上所述的通用通信设备,预示了信息社会的到来。

这一段话所描述的内容,如今也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一印证。所以,本次策展的思路,也围绕这一主题理念。

“叠加: 数字中的艺术”部分的策展人菲利普·齐格勒告诉有料哥,他的策展思路源于对“数字时代”的感悟。“数字时代已经改变了我们的思维、行为和感受。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领域,我们的感知和知识生产如今都受制于到数字化影响。”
 

“同类演化”部分的策展人安琪莉可·斯班尼克将目光对准了技术的发明和干预在伦理层面的问题。
 

另一策展人张尕则给他的策展部分起了个有意思的名字——“机器不孤单”,他把山川、河流、土地、树木都视为某种意义上的“机器”, 提出在后人类的共生形态下对现代性、自由和解放的深刻反思。
 

相关活动

为了方便市民看展,本次主题展也设置了“一起看导览”和“公众互动”的单元,多位策展人将带着观众看展、讲解。

杨健:穿越“传感器之林”

时间:展览期间定期举办

地点:广东美术馆3楼廊道

内容:《传感器之林》呈现了各种各样的科技媒体是如何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和行动的。艺术家邀请观众来参与游戏:在装置中穿越,避免被传感器检测到。

椰夫·斯宾斯麦尔:绳子在广州

时间:2019年1月

地点:广东美术馆

内容:这是一条巨大的绳子,它可以被用来做很多事情:造墙、堆房子,用作休憩的椅子和游戏的道具。绳子在被使用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有趣。展览期间,艺术家将携带绳子在广州旅行,在广东美术馆分享绳子的故事。

统筹 | 李培
记者 | 黄堃媛 杨逸
摄影/摄像 | 张迪 部分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 梁燕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