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加速的未来”聚焦科技与生活,第六届广州三年展席卷珠三角
录入时间: 2018-12-26
第六届广州三年展21日在广东美术馆开幕。展览以“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As We May Think, Feedforward)为主题,对新技术所带来人类生活的变化,以及未来世界的可能性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展览如盛宴声势浩大席卷了珠三角。
记者在现场观展发现,在主展场广东美术馆,所有展厅都被布置成三年展,展品有大量精密机器、实验装置,聚焦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数据等热门科技话题,使展览科技感十足。不少展品以视频、互动装置的形式营造出浸入式观展体验,给人带来了妙趣横生的观展乐趣。
展览分为主题展和文献展两个部分,由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担任总策划和文献展策展人,安琪莉可·斯班尼克、菲利普·齐格勒和张尕担任主题展策展人。
其中,主题展聚焦艺术与科技的关系,分别从“叠加:数字中的艺术”“同类演化”“机器不孤单”三个方面,来阐述人类和非人类、生物和机器、现实和虚拟之间互相渗透交织的巨大网络。通过艺术的表达形式探讨人类在面对数字时代所产生的多重影响以及在应对危机中的挑战和机遇,来自英国、美国、荷兰等约15个国家近50位/组艺术家参展。
一间贴满杂交作物和动物壁纸的实验室吸引了不少观众的驻足,这是美国媒体艺术、影视先驱林恩·郝什曼·利森创作的《无限的引擎》。策展人安琪莉可·斯班尼克介绍,这些图片反映的是过去十年间科学家对于自然、动物、植物以及受体的研究。比如说屏幕中的鱼,它们的细胞是经过基因改造,体型与经过基因编辑之前完全不一样。通过这个多面装置就可以感受到基因实验研究对生命的深远影响以及自然生命和人造生命之间的边界在合成生物的时代是如何越发模糊。
在机器不孤单板块,奥地利艺术家、作家托马斯·费尔施代恩的作品《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讨论。一方面由于该作品单独占据了一个大展厅,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个项目除了结合雕塑、绘画和文学元素,同时还有生物化学实验过程——将人体肝细胞经历培养、发酵,最终蒸馏成酒精。作品大理石雕塑正在被自养型细菌缓慢吞噬,无机的石头变成了有机的“食物”,成了一台将“岩石化学”过渡到“岩石生物学”的变体机器。“今天我们已经处在技术可以干涉你的生物状态,技术可以干涉你的思考、思维,我们的感知系统在被技术媒介取代,所以人之所成为人这个概念就将受到挑战,但是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们需要做出某种反应,最基本的反应要去认知,需要站在批判的角度,或者有建设性的设想。”板块策展人张尕说。
据介绍,此次广州三年展的参展艺术家年龄跨度很大,既有上世纪30年代出生业的艺术家,也有20多岁刚刚崭露头角的青年艺术家。中国艺术家刘娃是本届广州三年展最年轻的参展艺术家,她的作品《浮光掠影》是一个融合脑电波科技的艺术装置。观众用意念控制环境变化,并反思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德国艺术家托马斯·拜勒则是成名于20世纪60年代的艺术界“大咖”,德国波普艺术的领头人之一,他的代表作品之一《罗塞尔》切掉马达外壳,向观众展示内部机械构造。其表达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工业化相关的世俗化与天主教祈祷声的深沉旋律之间的碰撞。
在主题论坛上,作为演讲嘉宾的美国杜克大学教授马克·汉森(Mark B.N.Hansen)提出,如何看待中国风靡的社交媒体微信?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的回答是,“微信的功能非常强大,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介乎于个人与公开之间,将人群的分野演绎得特别充分的社交媒介。而且好像以中国为中心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技术漩涡,就像龙卷风的中心(风眼)一样旋转出去,凡是要跟它有关,就要卷入微信。”
为梳理广州三年展的历史及为观者提供相对连贯的学理线索,“立场-第六届广州三年展文献展”将于2018年12月21日至3月10日与主题展同期举办,以文献为媒呈现各届策展人的问题指向、思想厚度与广东美术馆的学术面向与文化立场,为广州三年展的继续向前提供归纳性的启迪。
此外,广东美术馆还联合了珠三角地区多个艺术空间组成分展场和平行展,共同深化当代艺术问题的探讨。
记者在现场观展发现,在主展场广东美术馆,所有展厅都被布置成三年展,展品有大量精密机器、实验装置,聚焦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数据等热门科技话题,使展览科技感十足。不少展品以视频、互动装置的形式营造出浸入式观展体验,给人带来了妙趣横生的观展乐趣。
展览分为主题展和文献展两个部分,由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担任总策划和文献展策展人,安琪莉可·斯班尼克、菲利普·齐格勒和张尕担任主题展策展人。
其中,主题展聚焦艺术与科技的关系,分别从“叠加:数字中的艺术”“同类演化”“机器不孤单”三个方面,来阐述人类和非人类、生物和机器、现实和虚拟之间互相渗透交织的巨大网络。通过艺术的表达形式探讨人类在面对数字时代所产生的多重影响以及在应对危机中的挑战和机遇,来自英国、美国、荷兰等约15个国家近50位/组艺术家参展。
一间贴满杂交作物和动物壁纸的实验室吸引了不少观众的驻足,这是美国媒体艺术、影视先驱林恩·郝什曼·利森创作的《无限的引擎》。策展人安琪莉可·斯班尼克介绍,这些图片反映的是过去十年间科学家对于自然、动物、植物以及受体的研究。比如说屏幕中的鱼,它们的细胞是经过基因改造,体型与经过基因编辑之前完全不一样。通过这个多面装置就可以感受到基因实验研究对生命的深远影响以及自然生命和人造生命之间的边界在合成生物的时代是如何越发模糊。
在机器不孤单板块,奥地利艺术家、作家托马斯·费尔施代恩的作品《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讨论。一方面由于该作品单独占据了一个大展厅,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个项目除了结合雕塑、绘画和文学元素,同时还有生物化学实验过程——将人体肝细胞经历培养、发酵,最终蒸馏成酒精。作品大理石雕塑正在被自养型细菌缓慢吞噬,无机的石头变成了有机的“食物”,成了一台将“岩石化学”过渡到“岩石生物学”的变体机器。“今天我们已经处在技术可以干涉你的生物状态,技术可以干涉你的思考、思维,我们的感知系统在被技术媒介取代,所以人之所成为人这个概念就将受到挑战,但是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们需要做出某种反应,最基本的反应要去认知,需要站在批判的角度,或者有建设性的设想。”板块策展人张尕说。
据介绍,此次广州三年展的参展艺术家年龄跨度很大,既有上世纪30年代出生业的艺术家,也有20多岁刚刚崭露头角的青年艺术家。中国艺术家刘娃是本届广州三年展最年轻的参展艺术家,她的作品《浮光掠影》是一个融合脑电波科技的艺术装置。观众用意念控制环境变化,并反思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德国艺术家托马斯·拜勒则是成名于20世纪60年代的艺术界“大咖”,德国波普艺术的领头人之一,他的代表作品之一《罗塞尔》切掉马达外壳,向观众展示内部机械构造。其表达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工业化相关的世俗化与天主教祈祷声的深沉旋律之间的碰撞。
在主题论坛上,作为演讲嘉宾的美国杜克大学教授马克·汉森(Mark B.N.Hansen)提出,如何看待中国风靡的社交媒体微信?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的回答是,“微信的功能非常强大,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介乎于个人与公开之间,将人群的分野演绎得特别充分的社交媒介。而且好像以中国为中心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技术漩涡,就像龙卷风的中心(风眼)一样旋转出去,凡是要跟它有关,就要卷入微信。”
为梳理广州三年展的历史及为观者提供相对连贯的学理线索,“立场-第六届广州三年展文献展”将于2018年12月21日至3月10日与主题展同期举办,以文献为媒呈现各届策展人的问题指向、思想厚度与广东美术馆的学术面向与文化立场,为广州三年展的继续向前提供归纳性的启迪。
此外,广东美术馆还联合了珠三角地区多个艺术空间组成分展场和平行展,共同深化当代艺术问题的探讨。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
金秋十月第一天,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以一场庄重而盛大的升国旗仪式,庆祝中...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