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中心 / 资讯 / 2025

徐悲鸿特展·名家谈 | 林蓝:展览对广大专业与非专业观众都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

2025年,正值徐悲鸿先生诞辰130周年,广东美术馆联合徐悲鸿纪念馆推出“往来千载一悲鸿”纪念展,展出73件传世名作及大量手稿、信札等珍贵文献,系统梳理这位艺术巨匠的创作脉络与精神内核。值此展览之际,广东美术馆特邀多位在美术史和艺术研究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学者,围绕本展览以及徐悲鸿的艺术革新、家国情怀,及其与岭南文化的互动,展开深度探讨。

本期“徐悲鸿特展·名家谈”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为大家深度解读本次展览在作品质量、展览方式上的难能可贵之处,以及展览背后所折射出的广东美术所取得的长足发展。

林蓝:徐悲鸿先生的大展,能够来到我们广东,来到我们广东美术馆,确实是我们广东美术的一件盛事。徐悲鸿先生可以说是我们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者。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我们的全国美展,我们的中国美术中坚,大量都是出自中国美术院校。这些都是依托于中国美术学院体系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可以说,徐悲鸿先生也是我们新中国美术学院的奠基者。

 


展览现场

怎么样把西方美术跟中国美术良好地结合,我觉得徐悲鸿先生在他自己的实践中,就做到了一个很好的融合。尤其是对于西方的古典主义写实,徐悲鸿甚至在他的国画里面,通过写意的笔触,去展现他对这种风格的理解,很好地融合了写实造型与写意笔法。

 

 


展览现场

我是第一次能在展览中看到那么多徐先生的优秀精品。我觉得看印刷品跟看原作,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觉得它所能带给你的能量是不一样的,所以整个参观过程我都非常地激动。

 


展览现场

不光是看徐先生的作品成品,还可以关注他的创作过程。我们可以在展览中看到他的素描,看到他的手稿。作为我们专业创作者来说,可能最感兴趣的,就是他怎么样去创作,怎么样去思考、去展现的整个过程。

 


展览现场

这次的大展,我觉得对广大专业与非专业观众都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在这里,我很感谢广东美术馆,能够把这样的大展引入广东。我想这一定是我们广东美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凭借大作、大家、大展、大馆,我们把它们结合到了一起,让大家得以迎来丰盛的广东美术大餐。

 

审定 / 涂晓庞
审校 / 曾睿洁
视频 / 李伟杰 陈奕勋
拍照 / 李伟杰 杜悦儿
编辑 / 张振康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