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小铭亲身解读他的首次大型个展:我的愿望是画得更好
“你听过一句话叫‘艺无止境’吗?”4月24日,在刚布置好的展厅中,在那些凝聚60余年从艺心血的画作之间,81岁的汤小铭面对年轻的记者,缓慢而清晰地说:“我的愿望,还是希望画得更好。”
“铭刻时代一一汤小铭艺术研究展” 持续吸引着各界关注。“一直以来,很多朋友都鼓励我办一次大型的个人展览”,汤小铭却坦言,这个展览,很久以后才纳入自己的计划。一位知名艺术家令人敬佩的谦逊,在对话中表露无遗。
“由于这是汤小铭先生首次举办大型的回顾性个人展览,所以筹备工作在家属的大力配合下,对汤老师60多年来的作品和手稿进行了地毯式的整理,我们最初整理出来的清单中包括了1000多件作品,经过多次的甄选,才最终选择其中360多件在展览中呈现。”展览负责人介绍。
在“时代”“生活”“人文”“自然”四个展厅中,一批最具代表性的主题人物肖像创作及相关草图、手稿,其它各时期的油画人物写生、人体写生、油画风景、习作、连环画、插画和早期速写等,正静待观众。
在开幕的前夕,汤小铭先生为我们徐徐道来其自身对展览和创作的所思所想。
△艺术家汤小铭接受采访
谈艺术理想:艺无止境,要继续走下去、探索下去
作为一个对中国近现代油画语言变革起着重要作用的艺术家,从艺60多年来,汤小铭先生参加过无数国家级的大展,对于举办大型个展,他的态度似乎一直是淡然的,以至于一直到今天才举办这样一个回顾性大展。他说:“一直以来很多朋友都鼓励我办一次大型的个人展览,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情太劳累、太繁琐,同时也会耗费很多资源,所以一直没有纳入我的计划中,就一直拖到现在。这次我想借这个展览回顾和总结这大半辈子走过的艺术道路。”
对于自己的艺术成就,他更是以难得的谦逊予以回应:“这么多年来,在艺术上自己作出过不少的努力,但是我的愿望,还是希望画得更好,所以也觉得从前留下过不少遗憾。”
“你听说过一句话叫ʻ艺无止境ʼ吗?就是说对自己的艺术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会觉得自己的艺术理想、自己的艺术表达,所有这些地方都有很多不那么尽如人意的地方。有些时候别人的表扬是一回事,但是ʻ艺无止境ʼ促使你要继续走下去、探索下去。”而在他的绘画中,我们确实也能看到,他并没有在创作出“经典”作品后止步,他仍然在持续不断地探索油画语言的表现力和可能性。
谈创作:“人世间最复杂的就是人”
在展览中,1号、2号和3号展厅几乎都是人物画创作,在汤小铭的创作中,人物画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今天学界认为最重要的一批作品《永不休战》《孙中山先生》《女委员》《让智慧发光》《满腔热忱》等等都属于人物画的范畴。
△《永不休战》108×140cm 1972年 广东美术馆藏
汤小铭为什么钟爱于人物题材的创作?画中的人物表现的只是那个人吗?
在他的解读中,个体似乎只是一个窗口,它折射的是更宏大的时代风貌:“人世间最复杂的就是人,最难被理解的也是人,所以历来文学家都大量描写和反映人本身,希望读者从中得到某些启迪。我觉得首先人是社会的一份子,但社会很复杂,在其中会有很多复杂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情有些可以解决,有些却很难解决。其次不管是知青、学生,或者是一个普通人,甚至是人体,我都当成一个自然物来看待,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探索人的活动、人的形象,始终都是一个费解的过程。”
对于汤小铭来说,甚至连风景画,也可以是“人”的一种表现,只是这样的表现更多地从外在的时代转向了一种内在情感的表达。
△遥夜 72x80cm 布面油画 1987年
“其实我觉得风景画也是在表现人,包括人的思想和情绪。像这张《遥夜》,画的是夜晚很安静的时候,会觉得几个小时的时间变得很长,尤其是人的思绪比较凌乱的时候。当然每个人的观感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结论,这些都值得去深挖和探索”,汤小铭说到。
作为汤小铭的女婿,同时也是艺术家,谢远清对汤小铭先生风景画的创作及其艺术性有深入的理解:“因为身体的原因,汤老师后期没有什么机会出去写生。他很多风景画都是根据某些照片的局部启发而画的,创作的成分很大,这些照片的内容,大部分描绘他喜爱和生活的珠三角地区。他把他对生活的感受藏在一个似乎很真实的画面中,但你在画面里可以发现他并不是斤斤计较于描摹对象,而更多地用光、色、笔触等绘画性的东西来构成画面。”
“其实汤老师一直在探索中国人自己应该怎么画油画,他早年的画面表现偏向苏派的笔触,到后期的绘画却更注重笔意,也就是带有书法性、书写性的用笔,比如《潮起潮落》那张画,在他看来,现实主义并不仅仅是一种写实,也不应被写实所束缚,而应该有更大的空间和自由供艺术家去探寻。”
正是这样一种对开放的、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态度,让汤小铭的创作生发出超越时间的生命力量,即使我们离那个时代渐行渐远,即使画布蒙上了尘埃,他的作品仍旧能够给予我们感动和启迪。
△《稻香时节》 63x90cm 1963年 广州美术学院藏
展 期:2019.04.24—05.19
展 厅:1、2、3、4号厅
主办单位:广东美术馆
协办单位: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广东画院
学术主持:李劲堃
策 展 人:王绍强
展览统筹:邵 珊
展览执行:周善怡
展览组织:黄亚群
展场统筹:袁喜明
新闻推广:涂晓庞
公共教育:刘端玲
藏品管理:梁 洁 胡宇清
作品修复:黄浩星 莫述文
展览设计:another design
“铭刻时代一一汤小铭艺术研究展” 持续吸引着各界关注。“一直以来,很多朋友都鼓励我办一次大型的个人展览”,汤小铭却坦言,这个展览,很久以后才纳入自己的计划。一位知名艺术家令人敬佩的谦逊,在对话中表露无遗。
“由于这是汤小铭先生首次举办大型的回顾性个人展览,所以筹备工作在家属的大力配合下,对汤老师60多年来的作品和手稿进行了地毯式的整理,我们最初整理出来的清单中包括了1000多件作品,经过多次的甄选,才最终选择其中360多件在展览中呈现。”展览负责人介绍。
在“时代”“生活”“人文”“自然”四个展厅中,一批最具代表性的主题人物肖像创作及相关草图、手稿,其它各时期的油画人物写生、人体写生、油画风景、习作、连环画、插画和早期速写等,正静待观众。
在开幕的前夕,汤小铭先生为我们徐徐道来其自身对展览和创作的所思所想。
△艺术家汤小铭接受采访
谈艺术理想:艺无止境,要继续走下去、探索下去
作为一个对中国近现代油画语言变革起着重要作用的艺术家,从艺60多年来,汤小铭先生参加过无数国家级的大展,对于举办大型个展,他的态度似乎一直是淡然的,以至于一直到今天才举办这样一个回顾性大展。他说:“一直以来很多朋友都鼓励我办一次大型的个人展览,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情太劳累、太繁琐,同时也会耗费很多资源,所以一直没有纳入我的计划中,就一直拖到现在。这次我想借这个展览回顾和总结这大半辈子走过的艺术道路。”
对于自己的艺术成就,他更是以难得的谦逊予以回应:“这么多年来,在艺术上自己作出过不少的努力,但是我的愿望,还是希望画得更好,所以也觉得从前留下过不少遗憾。”
“你听说过一句话叫ʻ艺无止境ʼ吗?就是说对自己的艺术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会觉得自己的艺术理想、自己的艺术表达,所有这些地方都有很多不那么尽如人意的地方。有些时候别人的表扬是一回事,但是ʻ艺无止境ʼ促使你要继续走下去、探索下去。”而在他的绘画中,我们确实也能看到,他并没有在创作出“经典”作品后止步,他仍然在持续不断地探索油画语言的表现力和可能性。
谈创作:“人世间最复杂的就是人”
在展览中,1号、2号和3号展厅几乎都是人物画创作,在汤小铭的创作中,人物画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今天学界认为最重要的一批作品《永不休战》《孙中山先生》《女委员》《让智慧发光》《满腔热忱》等等都属于人物画的范畴。
△《永不休战》108×140cm 1972年 广东美术馆藏
汤小铭为什么钟爱于人物题材的创作?画中的人物表现的只是那个人吗?
在他的解读中,个体似乎只是一个窗口,它折射的是更宏大的时代风貌:“人世间最复杂的就是人,最难被理解的也是人,所以历来文学家都大量描写和反映人本身,希望读者从中得到某些启迪。我觉得首先人是社会的一份子,但社会很复杂,在其中会有很多复杂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情有些可以解决,有些却很难解决。其次不管是知青、学生,或者是一个普通人,甚至是人体,我都当成一个自然物来看待,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探索人的活动、人的形象,始终都是一个费解的过程。”
对于汤小铭来说,甚至连风景画,也可以是“人”的一种表现,只是这样的表现更多地从外在的时代转向了一种内在情感的表达。
△遥夜 72x80cm 布面油画 1987年
“其实我觉得风景画也是在表现人,包括人的思想和情绪。像这张《遥夜》,画的是夜晚很安静的时候,会觉得几个小时的时间变得很长,尤其是人的思绪比较凌乱的时候。当然每个人的观感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结论,这些都值得去深挖和探索”,汤小铭说到。
作为汤小铭的女婿,同时也是艺术家,谢远清对汤小铭先生风景画的创作及其艺术性有深入的理解:“因为身体的原因,汤老师后期没有什么机会出去写生。他很多风景画都是根据某些照片的局部启发而画的,创作的成分很大,这些照片的内容,大部分描绘他喜爱和生活的珠三角地区。他把他对生活的感受藏在一个似乎很真实的画面中,但你在画面里可以发现他并不是斤斤计较于描摹对象,而更多地用光、色、笔触等绘画性的东西来构成画面。”
“其实汤老师一直在探索中国人自己应该怎么画油画,他早年的画面表现偏向苏派的笔触,到后期的绘画却更注重笔意,也就是带有书法性、书写性的用笔,比如《潮起潮落》那张画,在他看来,现实主义并不仅仅是一种写实,也不应被写实所束缚,而应该有更大的空间和自由供艺术家去探寻。”
正是这样一种对开放的、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态度,让汤小铭的创作生发出超越时间的生命力量,即使我们离那个时代渐行渐远,即使画布蒙上了尘埃,他的作品仍旧能够给予我们感动和启迪。
△《稻香时节》 63x90cm 1963年 广州美术学院藏
△《虎门民兵》 110×127cm 1971年
展 期:2019.04.24—05.19
展 厅:1、2、3、4号厅
主办单位:广东美术馆
协办单位: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广东画院
学术主持:李劲堃
策 展 人:王绍强
展览统筹:邵 珊
展览执行:周善怡
展览组织:黄亚群
展场统筹:袁喜明
新闻推广:涂晓庞
公共教育:刘端玲
藏品管理:梁 洁 胡宇清
作品修复:黄浩星 莫述文
展览设计:another design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