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美术馆首页
广东美术馆
【羊城晚报】艺术图像中的两度“甲午”
录入时间:2014-09-02

——广东美术馆推出“甲午”重磅新展


符罗飞的《广州造船厂》(1949年)


张新民《包围城市》组图(1990—2000年)


关则驹的《新片上映》(1976年)

  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即日起,“甲午·甲午——百年强国梦”于广东美术馆展出。展览由广东美术馆馆藏作品展、百年文献展、百部影片展映三部分组成,展出约300件油画、中国画、版画、摄影、宣传画及雕塑作品。虽然以“甲午战争”为题,但展览更侧重呈现甲午战争后的120年间的社会变革,展现艺术视野中的历史进程与文化心态的变迁。

  图像关怀社会变迁

  展览共分为三大主题。一楼展厅主题为“雄关漫道真如铁(1894- 1949)”,从邓耀明创作的《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开始,分为“雄狮渐醒”、“走向共和”、“建国大业”和“保卫黄河”四大部分。二楼展厅则以“人间正道是沧桑(1949-1976)”为题,展出了1949年后,社会主义改革到改革开放的故事。

  而三楼展厅则以“乘风破浪会有时(1976至今)”为题,由“真理的标准”、“春天的故事”、“多元状态”三部分组成。在这一部分,广东美术馆在广州三年展中系统收藏的诸多当代艺术作品也集体亮相。

  本次展览试图展现出对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深度关怀。张新民的《包围城市》尽管无法清晰勾勒数亿人的迁徙图景,却让个体形象挥之不去:有珠三角的女工、遍布全国的外地的哥、铸造鸟巢奇迹的建筑工人、奇迹生还的矿工,还有开胸验肺的疼痛,打工诗人的吟唱,农民工代表的呼声。

  他们各自的艺术书写和生命历程是中国社会变迁的隐线和生动诠释,深刻反映出文化、社会和时代对于中国人生活的真实影响。这一集体图像的讲述具有独特的社会史、艺术史和美学价值。

  “文革”美术中的“广东现象”

  展览特意对“‘文革’十年的广东美术”开辟了专门版块。岭南艺术的人性、生动、富有激情的一面,以及表现形式上的清新活泼,成为“文革”十年宣传画史上的奇观,堪称“文革”美术中的“广东现象”(相关详细讨论请见本报8月10日B1版)。

  在全国美术一片“红光亮、高大全”的样板模式中,广东画家把法国印象主义的外光、逆光的跳跃性等色彩运用在表现一群洋溢着青春单纯气息的知识青年的绘画中,用冷色调处理等手法,创造出一种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风。

  潘嘉俊的《我是海燕》和梁照堂、李醒韬的《我爱万泉河》等作品至今仍打动人们的心灵。在那个以人物画主题创作为主导的特定历史时期,关山月的《春江放筏》、林丰俗的《公社假日》等作品令人耳目一新。本次展览,还有20余张“文革”十年的广东宣传画首次展出。

  展览与电影文献的互动

  此次展览在展出馆藏美术作品之外,还特设馆藏文献展,展出生动翔实的历史文献图书约200件。文献展呈现的历史比馆藏作品展更长,与馆藏品相辅相成,拓展了馆藏展的广度和深度。

  它从1840甲午战争前夕开始,为“甲午”后民族觉醒思潮作铺垫,跨越近两百年,囊括了研究“甲午”的权威书籍史料。其中有多件珍贵的善本文献,让观众看到以往只能在历史书上看到的插图原件,也将首次披露鲁迅的亲笔手稿。

  此外,100部经典电影也将同期放映,7月26日,首映式播放了电影《甲午风云》(1962),之后还将播放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老电影,馆方希望能借此与展览和文献互动。整个“甲午·甲午——百年强国梦”展将持续到9月20日。

  展讯
  时间:8月15日
  至9月20日
  地点:广东美术馆

朱绍杰




重点展览

亚洲时间——首届亚洲双年展暨第五届广州三年展

首届亚洲双年展暨第五届广州三年展
亚洲时间
展厅:所有展厅
时间:2015.12.11-2016.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