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司徒世家:“一门多巨匠”
录入时间: 2015-06-29
《黄金时代——司徒乔和他的家族》艺术展开幕
《夜炊》(水彩,1942年) 司徒乔 作
司徒乔。
《四个马来少女》(油画,1940—1941年) 司徒乔 作
《八百长春图》(国画,1958年) 司徒奇 作
司徒奇与黎雄才。
《沉思》(雕塑,2004年) 司徒杰 作
司徒杰。
核心提示
广东开平的司徒家族仿佛被艺术之神眷顾,20世纪初,这一家族先后诞下几个男婴,在百年美术史上相继成为艺术名家,他们是司徒乔、司徒杰、司徒奇。司徒乔与司徒杰是亲兄弟,与司徒奇是表兄弟。司徒世家“一门三杰”,在油画、国画、雕塑等方面各成一家,在近代美术史上实属罕见。
司徒乔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写实主义油画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他早年受到鲁迅赏识,后留学法国,绘制《流民图》等画作影响深远。其胞弟司徒杰是中国第二代雕塑家的杰出代表,他在西方现代雕塑和中国传统雕塑之间融合探索,创造了独树一帜的雕塑风格,影响了隋建国、展望等中国目前最具影响力的观念雕塑家。而其表弟司徒奇早年曾在广州创办烈风美术学院,岭南派大师黎雄才为了学习素描,也曾拜其为师,而司徒奇后又拜师于高剑父,成为高剑父晚年最欣赏的学生之一,被誉为“岭南五老”之一。
展览取名为“黄金时代”,因司徒氏兄弟几人生活的时代,正是萧红笔下的黄金时代。然而,司徒氏三位艺术家或因英年早逝,或因较早迁居海外,并未广泛闻达于国内艺术界,渐被美术史淡忘。本次展览分《漂泊中有“我”——再读司徒乔》《归来时——司徒杰的重洋与故乡》《桑梓颂——司徒奇和司徒乃钟》三大篇章,以大量的作品和图片、文献资料展示这个传奇艺术世家。展览重现他们以故乡为起点,游历海外波澜壮阔的艺术人生,重现了他们笔下的家国艺术情怀。
司徒奇的儿子司徒乃钟自幼跟父亲学艺,还拜师黎雄才赵少昂等岭南名家,也成为著名花鸟画家。他的作品也在展览中亮相。
该展览于6月23日至7月9日在广东美术馆举行。
1
再读司徒乔
艺术的“明丽之心”化解苦难
1902年出生于广东开平的司徒乔,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院教授,1958年因病去世于北京。他被美术史研究者认为是“20世纪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油画家之一”。司徒乔从岭南侨乡走出,曾在岭南大学、燕京大学学习神学,后受到鲁迅的精神感召走上现实主义油画创作道路,曾创作出《国殇图》《义民图》《放下你的鞭子》等反战爱国主题的作品。
《放下你的鞭子》创作于上世纪40年代,是司徒乔的代表作,他抓住这一在抗日战争时期极具影响力的话剧中舞台一幕,表现出强有力的愤怒和反抗精神,被认为是中国现实主义油画极为成功的一幅作品,作品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本次展览中,《放下你的鞭子》的珍贵创作素描手稿得以亮相。
展览再现了司徒乔与鲁迅的情缘。司徒乔曾经设计了鲁迅先生主持的《莽原》杂志的全部封面。鲁迅去世后,司徒乔怀着极大的悲痛在灵柩前为鲁迅先生记下了三幅速写,并在葬礼上绘制了巨幅鲁迅肖像,将对鲁迅的缅怀与纪念推向了高峰。本次展览中,司徒乔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的《鲁迅先生像》素描图亮相。此外,他为鲁迅小说《故乡》《祝福》创作的插图也一同展出。
因求学、养病,考察、战乱等多种因素,司徒乔一生在漂泊颠沛中度过,他不断辗转于各地乃至海外,法国、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地都留下过他的足迹。在漂泊之中,他笔耕不辍,将所见所感都纷纷记录在画中。展览中,不仅有他记录战争年代灾民疾苦的《空室鬼影图》等作品;还有创作于东南亚、新疆等地的风景粉彩画,展现了他在绘画现场一触即发的创造力。创作于东南亚的油画《四个马来少女》色彩明丽、笔触生动,带有画家高更的影子。
“一方面,他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有对于苦难使命般表达的自觉;另一方面,他又有一颗‘明丽之心’,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留下了对东南亚、新疆等地优美人文风景的抒情描绘。可以说,他的艺术之心没有挂碍,最为直接的情感在他的艺术中喷薄而出。”司徒乔的外孙司徒歌今说,可以说司徒乔既是现实主义的画家,又是浪漫主义的。
“重读司徒乔的作品,他的油画色彩明丽,用笔豪放,技法令人惊叹。可以说,他是20世纪上半叶运用印象派浪漫主义技法最为成功的中国油画家之一。他的油画成就可与‘油画第一人’李铁夫相提并论。”本次展览策展人、广东美术馆副馆长江郁之说。他透露,广东美术馆此次收藏了司徒乔的作品,对美术馆构建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收藏陈列是重要的补充。
2
走近司徒奇
高剑父最看中的弟子之一
司徒乔的母亲与司徒奇的母亲是同胞姊妹。司徒奇1904年出生于广东开平,受到表哥司徒乔的影响,出生于书香世家的他决定学习西洋画。少年时他投考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却录取在西画系。之后又考入上海中华艺术大学学习西洋绘画。1929年,他回广州创办了烈风美术学校,是当时广州最著名的私立美术学校之一,后来高剑父曾将爱徒黎雄才送入烈风美术学校学习素描。
司徒奇生前与关山月、黎雄才,以及迁居香港的杨善深、赵少昂,并称为“岭南五老”。而司徒奇与关山月、黎雄才一起,是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最为看中的弟子。但由于他后半生迁居海外,许多人对于这位海外扬名的岭南派画家知之不多。
司徒奇虽初习西洋画,但对国画也饶有兴趣。一次偶为岭南派大师高剑父所见,叹为奇才,便鼓励司徒奇攻习国画。对他说:“你学有根底。才气横溢。如能致力于国画,定能成名,自开家派。”
上世纪30年代初,司徒奇毅然从油画转投中国画,拜师于高剑父门下,加入春睡画院。拜师高剑父之后,司徒奇举办“挥毫宴”宴请高剑父与春睡画院的学生,高剑父与弟子黎雄才、苏卧农、方人定等当即挥毫了花鸟长卷赠予司徒奇,成为司徒奇与岭南画派结缘的历史见证。这幅长卷于几年前发现于司徒奇亲属家中,已尘封了半个多世纪,后由台湾著名画家欧豪年补题卷名《岭南春融图》,在展览中首次亮相。
展览中,以大量作品、文献勾勒了司徒奇与高剑父深刻的艺术渊源。从早期的印象派、野兽派油画语言,到晚年大写意的老辣笔墨,司徒奇的艺术之路呈现的是“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极强力度。
据司徒奇儿子司徒乃钟回忆,父亲生前曾讲过与高剑父的一次颇具意味的深谈。1941年,高剑父、司徒奇、关山月等为躲避战乱迁居澳门,一次师生间讨论问题,司徒奇问高剑父:“所有画派都有兴衰起落,岭南画派未来会是什么派?”高剑父略有所思后答道:“是新文人画派。”而这次谈话直接影响了司徒奇后半生的艺术探索,而后,他学取徐熙、宋光宝、居巢、居廉、高剑父等绘画大师之法而扩展,兼及对石涛、八大等历代文人画的研习,而终成花鸟画一派,画坛始有“司徒红棉”之称。本次展览中,司徒奇晚年创作的“文人花鸟”亮相。
上世纪80年代,司徒奇移居加拿大,与儿子司徒乃钟多次在美国、欧洲举办父子画展,享誉海外。上世纪90年代,他曾回广州与关山月、黎雄才一同举办“春睡三老”艺术展,1997年病逝后,十余年来鲜少有关于他的展览在广州举行。此次展览,堪称对司徒奇艺术一次较为全面的展示。
3
认识司徒杰
杰出的中国第二代雕塑家
受到哥哥司徒乔的影响,出生于1920年的司徒杰17岁考入北平艺专雕塑系,跟随著名雕塑家王临乙先生学习中国传统民间雕塑。1939年,他远赴新加坡留学,在郁达夫的介绍下跟随德国雕塑家杜迪希学习,系统地接受了西洋雕塑的训练。1949年,他任教于国立北平艺专,1952年起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至离休。
司徒杰作为中国雕塑第二代的代表性人物作品遍布世界各地,包括《白求恩纪念像》,分别建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白求恩广场、河北石家庄白求恩医院广场和白求恩墓地,获首届全国城雕优秀奖。他为纪念加拿大铁路华工创作的雕塑《加拿大太平铁路华工纪念浮雕》陈列在温哥华孙中山纪念公园。
司徒杰的女儿司徒蒙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司徒杰曾主持创作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块大型浮雕作品——中央美院老美术馆两米多高的浮雕带,浮雕的主题是“文艺为工农兵服务”。而本次展览,司徒杰1956年创作的《蓉蓉》、1975年创作的《在战地》以及2001年创作的小稿《疯子》等一批雕塑作品展出,让人们重新去认识和了解这位并不为人熟知的雕塑家。
创作于2004年的《沉思》是司徒杰生前最后一件作品,也在展览中亮相。作品借中国传统雕塑马的头部,隐喻一个人低头沉思的状态。因为创作于他逝世前三个月,上面还留有他的刀痕、手印,“这件雕塑几乎是我父亲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他总是在低头凝想”。
与大多数同辈雕塑家革命叙事的风格不同,司徒杰一直注重将民族艺术的特色与西方现代雕塑艺术融合。他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发现了广东潮汕金漆木雕的艺术价值,他身体力行地从民间雕塑传统中汲取营养,率先开展民间雕塑作品的收集、保护工作,并将其引入教学研究之中。尽管他生前并未声名显赫,但他在中央美院的教学影响了相当一批雕塑家,影响了后来在雕塑界颇具影响力的傅中望、展望等学生。
“司徒杰先生认为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艺术过分注重生理性,也就是写实与解剖,从而忽略了直观的、精神性的表达。而司徒杰回到民族和本土文化中去寻找答案,他看到了现代主义中的东方影响,于是产生了研究本土文化的兴趣,难能可贵的是,司徒杰先生的这种研究是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的,一直坚持到改革开放,在美院雕塑系中独树一帜,也影响了刘士铭等几位雕塑名家。”雕塑家展望这样回忆恩师。
南方日报记者 李培 实习生 李海楠 通讯员 刘丹妮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
近日,广东美术馆举办了二沙岛本馆“固定陈列”系列展览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