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批评录
录入时间: 2013-05-20
吴冠中:你的作品,我看了,是一种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有时代性、现代性。你的画有思想,空灵,空旷,空间感大,有张力。你的画有一种维度空间,有时空感,对艺术空间上的扩大,让人有很多想象力。你的每幅画都不一样,看得出精心构思过,就这样画下去好的。有的人老是画一种形式,一个题材,不去开拓,老画一幅画有什么意思。你每幅画都有想法,都不一样的,这样做对的。每时每刻的感觉不一样,就应该让每一幅画有不一样的感觉。
田黎明:桑火尧先生这个展览我感觉到清静之美,很独特的一种感觉;我此时想到一句话:“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应该反映在他自为的层面上”,那么,在桑先生的展览中,我就感觉到了这一点,他的中国画是追求现代、装置与抽象的方式融合在一起,传达一种哲学内涵。
他在中国的智慧层面上有很深层的表达,在哲学里面、生活里面,以及在自己的行为方式上,都传达出一个艺术家的文化理念。所以,桑先生的展览,体现了他自己高层次、形而上的思维和中国人独特的智慧方法。更独特的是体现了中国画的材质和空间上的表现手法,传达了中国人的一种美感,既视觉的冲击美感、行为美感、空间美感、内心平静的美感。
贾方舟:桑火尧的水墨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意明笔透”,就是它那种层次丰富的通透感和细腻的质地感,那种清淡的墨块在绢面上不断叠加所显示出来的“墨性”之美。他深知水墨画所籍助的媒介材料的意义,所以极力从材料自身中发掘其特性,显示出它们不可取代的价值。就像一个现代派音乐家把乐器当做发声器,极力发掘出它特有的音质和音效一样,当桑火尭以一个当代艺术家的身份和媒材观念面对水墨画时,他甚至将他作画所用的“水”也做出特殊选择,这在过去是闻所未闻的。
鲁虹:如果以艺术家桑火尧使用的绘画媒材与技法来看,他这十多年的艺术创作完全可以放在工笔画的范畴内。不过,他的作品显然超越了传统工笔画的入画标准与意境表达方式,即根本不是在所谓花鸟画、山水画与人物画的历史图式框架内作某些改革与变化,而是在借鉴西方抽象艺术之观念与技法的背景下,进行了全新的艺术探索,于是,这也使他的创作显现出与传统工笔画全然不同的新走向。
陆蓉之:今天很开心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一个很有重量的水墨展览,在当代艺术的环境里面,我想大家都有所感触的,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常常会被排斥在所谓的当代里面,其实,当代艺术指的并不是某一种特定的艺术,当代艺术指的是活着的人创作的艺术,都是当代艺术。那么,中国的水墨源远流长,在中国人的文化语境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大块,那如何让这重要的文化的表现在世界的场域里,能够被看见被讨论,能够充分的发展,这也是我多年来的愿望。很有缘分,能够认识桑老师并能为其展览服务,该展装置的一部分将在六月份前往威尼斯参加展览,因为我在威尼斯替一个当地的艺术基金会,策划了一个特别展览,这个展览特地邀请了桑老师。这个展览,我特地把中国的水墨这一块加大了分量,所以,我很希望在我未来的日子有年轻人接力下去,因为今年之后我就不再做策展了,以后我会更多的投入到书写上,希望把中国画在国际的语境里面,能够被世界所理解。所以,这份工作是前仆后继,需要年轻人接棒加以努力。那么,今天的展览,是桑老师创意的本身和创作的理念都做了很多实验,在选择材质上也做了很大的突破,这样的努力,我想大家都看见了,希望桑老师向全球的舞台发展。
殷双喜:桑火尧的绘画,表现了三个世界的重合,三种符号的叠加。这就是说,他的作品既是现实世界的形象符号,也是心灵世界的感受符号,同时是表达了抽象世界的一种结构符号。首先,桑火尧的作品来自他对于自然山水的长期观察与体验;其次,桑火尧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于自然山水和空间的心灵感受,那些极细极白的线条,如同山涧溪流,在黝黑茂密的林间山色中蜿蜒而行,表达出一种精致细微的运动;再者,桑火尧作品中的抽象世界是一个微观的世界,但与现实世界同构。从作品中的局部,我们可以看出山林中光影交错形成的笔墨的交响,画家以水墨创造了一种光影的表现形式,与自己和现实相遇时的冲动合拍,在这一形式的探索过程中,他中止了对事物具体外表的迷恋,把握住山水景观给予他的整体印象和由此生发的想象,积墨成像,从而在平面性的绘画中创作出一种具有空间景深的特殊的视觉图像,也使他的艺术如同高山流水,林间松涛,具有一种音乐性的节奏和内在的音响。
龚云表:桑火尧是当代水墨方面著名的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作品应该说是多方位的,最早从事文人画的创作,非常具有当代的文化气息,然后转向抽象,最著名的是方块系列,然后再转到山水画的结构,应该说他提出了非常独到、很有创意的概念:“境象”。这既丰富了美学概念与作品内容,又从审美、语言、内涵方面拓展了中国当代水墨画的创作空间。
马锋辉:桑火尧先生是一位有思想的画家,近几年来,他一直深度探寻水墨形式的当代性和水墨审美的世界性,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探索成果,他的作品具有新的图式结构和艺术追求,他把自然形态和宇宙宏观的感受,融汇于作品当中,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意境,从而使作品充满诗意;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即可发现画家对宏观宇宙的思考,也可以体会到水墨绘画的生动,桑火尧先生把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很好的融入在一起,在平面绘画中寻找空间,以积叠的方式创造出自己艺术语言和视觉风格,反映出一种抽象深奥。我和火尧共事在浙江,常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看到他对艺术的执着和兴奋,他的作品创作进展令人羡慕,浙江是一个中国画传统深厚的地方,从桑先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水墨的艺术创新和拓展空间,今天的展览,一方面足以体现桑火尧先生的艺术创作的激情和才华,另一方面,让大家了解对浙江的美术创作,加强北京与浙江的交流与合作,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李旭: 当我们说到当代的文人艺术,说到江南文化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在桑火尧的作品中有很好地体现。首先他的艺术有着非常良好的根基,这个根基是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看桑火尧的作品和看萧海春的作品,萧海春应该说是继承者,继承了文明的基因,保护着传统基因的继承和发展。将传统基因基础上的文化语言造就了桑火尧的当代艺术。从桑火尧的作品不断递进过程中看到了既要守护这种比较纯正的传统文化基因(文人化的基因、笔墨、城市感),又要有自创的,从观念到形式形成一个有价值体系。……现在很多在做高像素,高清晰度的作品,他是做低像素、低科技度的努力。当然这是玩笑话了,这些所谓的像素点最后是由非常精妙的传统笔墨来组成。但桑火尧是画在绢本上,绢本上存在很多挑战和困难。发现很多艺术家他们有一个特性,就是在科技时代如何维护笔墨本身、维护绘画本身的价值,塑造出来的都市生活对文人水墨艺术造成的影响,这是值得探讨的话题,以后进行展开。
谢春彦:对于境象,桑先生自己的解释是什么,但觉得最好的解释就是他的作品。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就像一个不太冷,也不太热的雨天,雨下到了河面,好像有痕迹留下来,好像没有痕迹留下来,这样一个非常微妙,非常玄幻的境界,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是达到的。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因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不久,又是共产党领导提出来的中国要现代化,国画要民族化,想想也是对的,搞了60年感觉成绩比较大;但未必,有时候艺术的创作比革命更难一点。因为不仅要颠覆一个东西,最主要的是要打动心灵。所以我说桑先生用似有痕,似无痕的语言形式,将他对世界的烦燥用他的技巧,用他的心和手来传达给我们这种东西尤为难能可贵。
李晓峰:桑火尧的展览,这里我有一个感觉:传统与现代。但这个语境是很自觉地去探求,并且去寻找自家的体会,把这个境上升到一个独有的,或者期望独有的艺术语言。
这一代人在中西和古今当中上下求索,中国美术学院这些年来发展非常强劲,有一个特殊的时期、机缘、背景,这个强劲越来越把人们记忆当中非常重要的江南场景、江南梦幻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其实很多作品中都可看到这种共同点,包括杨参军等,无论是画国画,还是画油画的都有这个共同点。我觉得这是中国美院在这些年来越来越明晰呈现出来的倾向。语境、中西、古今是一个。
潘耀昌:看了一下桑火尧作品展,也了解到今天展出是他作品当中的一部分,创作的发展过程显示出中国美院国画系教学的共性,对于笔墨的深厚功力。他为什么跟吴冠中关系这么好,除了今天展出的作品以外,他还有一系列的作品既包含这种文人画的特色,又有非常强烈的形式感。刚才龚先生叫我发言,我正在看这本书,编得很好,又粗粗看了一下各种评论。觉得桑火尧的作品,中国人和外国人,从不同的角度上来找到自己的视角,找到他们欣赏的空间,想起了中国美院传统的问题,在中国美院的传统里面有两位人物被非常重视,一位是林风眠,一位是潘天寿。林风眠提出来中西融合,而潘天寿主张中西要拉开距离。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方法论上以中西比较作为观看的角度。所以我觉得桑火尧在探索道路上面临着重要的方向,就是我们说跨文化的方面。……所以我觉得桑火尧的画没话说了,我充分看到了中国美院国画系的那种深厚功力。所以他现在不满足于这样,因为这个画画下去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开始变,所以变到今天展出的面来看我觉得他很有想法。……桑火尧又比林风眠往前走了一点,他有意识、有目的地还是要推出中国的作品。因为他受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的熏陶,而且从历史记录当中看得出来,他不可能彻底地放弃自己已经学过的东西和深厚中国文化的背景,他2011年在威尼斯双年展展出,看怎么样被西方所接受。
黄渊青:看了桑火尧的作品后印象很深刻,觉得桑先生首先是好奇心很强的人。我觉得波普类型的东西他可能都尝试过,第一,看到了他作品的特点。我们都画画的,觉得单线上发展的话局限很大,如果从各个领域深入的话可能比较困难。我觉得这个主题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这个画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的重要原因。对它的材质选择,以及如何看原作和看印刷体是两回事均很感兴趣,因为这个东西只有直接面对作品时候才可以看得清楚。这个作品里的笔墨痕迹实际上已经消失了,看不到笔墨,但他把中国传统一些比较有特点的东西留在里面,这些东西不是刻意的,是长期训练留下来的。
穆益林:他的作品从原创意义上来讲,他是一个探索的勇士,我很佩服。去年我有机会到了北欧,原来在我心目中,国内有个别现代水墨画家的原创性很好,结果到那边博物馆一看以后觉得原来找到了母本,当时被自己的判断所欺骗了,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这对艺术创作感觉来讲像酿酒一样,可以把天下所有的作品都当成自己酿酒的材料,但是一定要酿出新的酒来,这很重要。在中国水墨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下,有时候显得急躁了一点,还没有沉下来,深入进去,桑老师深入进去了,所以比较佩服。从他现代的、抽象的笔墨语境里,可以获得一种空间的审美领域,同时又在他充满个性的心情里去遨游,去和他对话,可以看到他的追求,他的一种理念,还可以看到古人的风景。这种境象等等都可以看到里面丰富多彩、可以产生共鸣的一种景象。所以“境象”两个字用得很好,空间其实也是象。但境很重要,看了他的画,觉得这是对生活有真切感受的,并且有比较深的中国传统笔墨基础上新的现代水墨创作。
王吉音:我觉得现在有各式各样的圈子。我觉得有一个事情比较奇怪,一般来说水墨画,别人觉得比较前卫,中国画比较传统,中国画圈子的朋友很多,我觉得这个水墨和中国画的区别很大,尽管都是在纸上,宣纸上来画,但其实是两码事。好像说中国画是传统的,水墨画是当代的。我现在有一个相反的感觉,其实很多不是中国画,画的是素描,不是中国画。反而觉得现在水墨,包括桑老师的水墨中国味道比较重,有中国的气息,就提出来供大家讨论。觉得这是比较奇怪的事情。很多中国画说是传统的,但文化精神不是传统的。文化精神是苏联的,其实是苏联的。我这个问题很值得大家去研讨、证明。现在有很多所谓传统的画其实很不传统。
赵孝萱:我特别看中桑先生的水墨尝试,觉得我要把这个问题拉到有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定位上来,我来大陆7年,其实一直在当代艺术圈,可是寻找的是中国的当代艺术。所谓中国的当代艺术是传承于中国的传统,看得出文脉,或者是内蕴的传承。其实我一直挺失望的,我觉得这种尝试特别地难。但问题是如何面对传统,如何去颠覆传统,然后又可以开心,这里面是一个特别难的一条道路。看到桑先生的东西我感觉到欣喜,这里面兼顾各式各样的元素,有传统的象,可以看到皇宫梦,远去系列让我们感觉到传统的确离我们越来越远,远到让我们觉得很慌张、很荒凉。问题是又不执着于传统的象上,甚至于不执着于传统的水墨,甚至没有书画最代表性的线条,甚至也不知道这个东西是怎么画出来的。所以在这个技法上它具有独创性,而且在绢的材料上使用一些创新的技法。最可贵的是他没有抛弃掉笔和笔墨,这是比较难能可贵的。我会一直在思考对我们最重要的还是笔的应用,问题是怎么样用笔,然后能够画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感觉,这其实是挺难的一件尝试。所以有象,可是又一种的尝试并没有把笔墨给丢到。
陈 强:我非常钦佩桑火尧先生,因为他的探索来自于他的学历背景。说穿了这种教育体系几十年都没变,改革开放以后同样也没变,都学一个课本,都学一个教材,千篇一律,而桑先生可以脱颖而出,可在这个基础上什么都不要。因为严格来说中国能自由自在的、无所顾忌地探索艺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要求来改变是在85年以后,前面是不允许的。那个时代哪个展览让你画这些东西啊!绝不允许。桑先生上大学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上大学的时候正好共产党开始改革开放,但他的教学体系还是那个教学体系。他能够改变自己走到这一步,首先他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黄渊青老师也是根据自己的喜好画出来。他喜欢一个艺术家不对任何人负责任,只对自己负责任,别人爱怎么说,怎么看是别人的事情,不管我的事。他呈现出来的东西使人看到精神上的东西,这一点非常感动。
蒋正根:我说一下看了展览以后的直观感受。画中有两类,一类是带有方块性,重叠性,一类是比较喜欢古人对话式。如果说前一段时间绘画是通过笔墨的层层叠加来表现出抽象的话,那个绘画主要是通过丝绸的特性来控制笔墨,得到透明度的控制。我更感觉这种绘画在于一种形式的感触,对画面的掌控。今天看的原作和我以前看的印刷品完全不一样,印刷品和丝绸上做出的特殊效应语言上也发生了变化。喜欢他的特点在哪里?一个是内在的感受。尽管讲的跟古人对话,但更多从自己的内心来跟古人对话,对话的原因是寻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他的这种探索实际上是一种对笔墨的探索、追求,一种从内心的追求。
我们现在讲的绘画是国画,这个国画实际上已经变形了,也就是说王老师讲的主题,所谓主题绘画,这个绘画弄得很简单,就是1+1等于2的模式,真正好的绘画是在背后隐藏了很多艺术家的思考和追求,或者说讲了很多主题。桑火尧给了一个广泛的主题,包括好的绘画它的内容不确定,这是好作品和差作品的区别,因为提出了思考。刚才王老师点得非常好,那种绘画是在制造这种感觉,他跟我们所做的中国画形成了很大的区别。这种探索的方式可能有各式各样的方式,但有一点就是从水墨的内容来探索。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水墨的本质是什么?中国绘画是建立在中国哲学基础上,笔墨只是一个方式,它的哲学思想,哲学引申的审美力、绘画的话语是有共性的。
江郁之:看了桑老师的作品,感觉作品很有创造性,以及有着独特的品位。我负责美术馆典藏征集的工作,去年我们在谈桑老师的作品。广东美术馆在现当代美术这一块的展览启动的比较早,现在收藏了不少的现当代艺术家作品,把桑老师的作品纳进去也是很有特点的,比其他的一点都不逊色,所以期待着明年6月份在广东美术馆举办桑老师作品的展览,同时收藏桑老师的部分作品,期待着他创造出更多的精品。谢谢!
沈 璐:看到桑老师画的那一刻我大吃一惊,第一,可以说桑老师的画一开始就用风格来定位自己,一个画家的风格树立非常重要。他自己怎么定位自己的呢?他用“境象”两个字来定义自己。
第二,他的绘画有抽象思辨性,本来一个简单的东西,然后通过重叠,通过重复的东西来产生意识。然后我又特意寻找了哲学上的背景,发现他这种表现的意向和“生命哲学”非常地接近。
第三,桑老师的画给人造成主题缺失的假象,实际上他主要是想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背景,把当代水墨引入到非常自由、奔放的状态,发现他的作品好像是远离生活的,实际上他更接近心灵,感觉比较震撼。刚刚提到中西融合的问题,我觉得桑老师的画无法用中国的传统绘画来定位,也很难用西方的绘画来去定位。我觉得他既具备了中国传统的那种绘画的元素,又应用了西方逻辑的概念,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
金秋十月第一天,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以一场庄重而盛大的升国旗仪式,庆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