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广东美术馆举办学术性展览“浮游的前卫”,披露30年代中国前卫美术团体面貌《南方都市报》

录入时间: 2007-11-20

    本报讯(记者:黄长怡)昨天,广东美术馆举行了建馆十周年庆典。与此同时,一场特别的展览也在美术馆三楼展厅开幕。这是广东美术馆花费三年时间策划组织的学术性展览“浮游的前卫--中华独立美术协会与1930年代广州、上海、东京的现代艺术”,约250件珍贵原始文献和70余件油画原作及实物展品在展览中与观众见面,尽可能系统地描绘1930年代中国重要的前卫美术团体--中华独立美术协会的面貌。
    以文献为主的展览对广东美术馆是一个新的尝试,他们特意邀请了日本东京大学综合研究博物馆副馆长西野嘉章博士作为学术顾问,策划展厅布置。“我们希望观众进入展厅,就仿佛走进时光隧道,感受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气氛。”展览策展入蔡涛介绍。

【布展】一厘米的误差都不允许

    走进三楼的展厅,观众的目光首先被两个巨大的橙色“漏斗”所吸引。展厅有两个大天窗,被橙色的幔布包裹起来,幔布一直垂到二楼,看上去像漏斗。蔡涛解释,这两个“漏斗”最重要的作用是去除自然光:“这次展览大部分是文献而非原作,对光线的要求也和普通的画展不一样,主要采用比较弱的人工照明光线。”
    如蔡涛所说,展览中,超过四分之三的展品是文献,包括画册刊登的作品图片、文字资料、旧照片等等。这些文献面积都很小,大多只有巴掌大小,这对展馆布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展厅的所有布置是西野嘉章先生一笔一笔设计的,每个画框的位置都按他的意图来,一厘米的误差都不允许。”西野嘉章是文献类展览的专家,在策划布置这类展览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用多种手段使枯燥的文献富有现场性和感染力。
    除了画框展示,展馆还展出很多珍贵的画册原件、老照片陈列其中;墙上还贴着不少老照片放大图,渲染一种怀旧的历史感。在展厅一角还特意设置了读书角,一整套1926年至1945年上海《良友》画报影印本任由观众翻看,帮助观众增加对1930年代都市文化氛围的理解。

【主题】重现现代艺术的黄金期

   
“中华独立美术协会”由一群广东留日的洋画家李东平、梁锡鸿、赵兽等人创办,正式成立于1935年的东京。协会成立前后,他们在东京、广州、上海等地展开了一系列艺术活动,办展览、办刊物、组织研究所、开展现代美术教育,通过多种方式鼓吹超现实主义和野兽主义艺术。这个美术团体吸引了大批留日的中国画家加入。但这个协会存在一年后即解体,画家们继续进行美术活动。
    “实际上早在‘星星画展’之前半个世纪,中国的画家们已经非常积极地学习、探索西方的现代艺术,甚至抗战之前可以说是一次现代艺术的黄金期。”蔡涛认为,现在美术史上普遍认为中国的现代艺术出现在70年代,是人为割裂历史的行为:“‘中华独立美术协会’时期的大部分作品都遗失、毁坏了,只在某些美术史书籍上有极简单的介绍文字。但这段历史是中国美术史上很重要的一段,同时也是广东本土曾有过的记忆。我们不应该将它遗忘。”

【收集】日本学者捐献140箱资料

   
为了策划这次展览,蔡涛前后准备了三年的时间,多次到上海、东京等多个城市搜集作品、资料。通过寻找当年的画册、美术杂志、年鉴、画家手稿、书信、明信片,蔡涛尽可能还原出当时这个艺术团体的创作和活动状况。
    “最早的资料涉及到的年代是1915年。寻找这批资料,得到很多艺术团体和个人的帮助。”一位日本的美术史研究者鹤田武良,将他个人搜集了40年的关于中国美术发展资料,全部捐献给广东美术馆,总共140箱,约5000件,这让蔡涛备受感动:“鹤田武良多次自费来中国收集相关资料,现在又无私地全部捐献给我们,这在国内美术界是绝无仅有的。‘浮游的前位’这个展览,也得到鹤田先生巨大的帮助。”通过这次展览,广东美术馆与日本的美术史研究界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在蔡涛看来,是展览之外的一笔收获。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