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抗战时期我的版画足迹——为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而作(林仰峥)

录入时间: 2006-11-08

抗战时期我的版画足迹——为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而作
林仰峥     

    1939年春,我从福建来到战时文化城桂林,这城市抗日救亡运动搞得热火朝天,真使人感动!当时施家园是版画家、漫画家集中的往地,他们是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漫画宣传队的成员。这些画家有黄新波、赖少其、刘建庵、温涛、特伟、廖冰兄、余所亚等十多人,他们虽然生活艰苦,但工作热情极高,组织创作举办画展,出版《木艺》、《漫画与木刻》和木刻连环小人书等。并在军委会桂林行营政治部创办“绘画训练班”,班主任梁寒操,教师有梁中铭、刘元、黄新波、李桦.沈同衡、廖冰兄等,这个班也是国共合作的产物。
    当时我在《救亡日报》社工作,由干我自小喜爱绘画,曾向刻字工人借了一把平刀试刻一幅《驿站》,引起美术界的同志注意,干是黄新波、特伟向夏衍同志提出给我去“绘画训练班”学习。夏衍同志(救亡日报总编)曾送一本丰子恺著的《绘画入门》给我,扉面上题了“学绘画和建房子一样,要打好基础”。李克农同志(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主任)也特地在旧书摊买了一本《米勒素描集》送给我。党的关怀,增强了我学好绘画的信心。一面认真学习美术基本知识,一面活用搞木刻创作,这时期的作品,出版了根据司马文森的小说改编的《马夫》(约60幅的木刻连环画),另一幅木刻作品《游击队员受伤了》参加画展,受到好评。此后被吸收为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会员。
    皖南事变后,《救亡日报》被封,我随报社部分同志逃到香港,在港参加《华商报》的创刊工作。当时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党的言论被封锁,按周恩来同志的指示到香港不单是为了“避难”,主要还要建立对外的宣传据点,使海外侨胞和外国进步人工能听到党的声音。
    在香港感觉不到战争的气息,但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得非常激烈。当时在港美术界有张光宇、张正宇、丁聪、叶浅予、特伟、郁风、胡考、陆志痒等。在《华商报》开辟了“新美术”专刊,介绍国内外美术作品,包括解放区的木刻,引起读者的注目。晚上还练功画模特儿素描,在前辈指导下,我进步更快。在港期间,我创作了木刻组画《渔人之子》,塑造了世世代代与大海风暴斗争的渔民。当革命处干危难之际,必须学习渔人之子不畏风浪、坚定不移、前赴后继的斗争精神。这组画发表在茅盾主编的《笔谈》期刊上。还在《华商报》上发表了多幅反法西斯暴行的漫画和木刻画。
    1941年圣诞节,曰寇占领了香港,抢救在港文化人是头等大事。茅盾夫妇、宋之的夫妇、乔冠华、戈宝权、叶以群、高汾等著名文化人,是在陈秋帆和我掩护下由东江游击队接送回国的,我奉令要到重庆《新华日报》工作。我和黄新波一家三口往澳门坐走私船到台山,在船舱里大家的心情,正如新波有一副作品《挤一点不要紧,顺民不能当》。新波一家暂回合山老家,我和谢加因先到桂林,这时在港的文化人从不同渠道陆续安抵桂林,美术界又活跃起来了。在桂林停留期间,我为胡仲持译著《森林里的悲喜剧》刻了十多幅插图和封面套色木刻。还创作了木刻组画《猪与阿琪仔》。当我得到一笔救济香港文化人的款顶后,就动身上重庆了。
    黄新波、郁风、特伟三位同志在桂林筹备“香港的受难” 画展。他们接受了《再会吧香港》话剧演出时被捣毁的教训,以中英文化协会主办画展,并请桂林行营政治部主任李济深参加开幕式,画展前言由曾经是海军司令陈策写的,他也是香港沦陷后偷渡回来的,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把内容尖锐,战斗力强烈的作品在恶劣的白色气氛笼罩下传达给观众。
    “香港的受难”画展,作者有六人,他们是盛此君、杨秋人、温涛、黄新波、都风、特伟,包括版画、油画、素描、漫画、水彩等画家们最擅长的画种。展出场地显偏僻,却意外吸引观众,而且反应之强烈是当时桂林的画展所罕见的。
    1943年4月间,这个画展转到重厌展出,增加了在渝的漫画家叶浅予、丁聪和我三人的作品。在陪都中英文化协会、中苏文化协会展出后,在当时抗战处于最低潮的时候,冲激起了轰动的浪花,观众之多,反应之强烈也是罕见的。夏衍同志在画展中对我说:“今后能开这样激动人心的画展就好了。”又说:“周恩来同志很忙,他也很想光临。”陈立夫先生一家大小也来看画展,他也受感动。常任侠教授、廖冰兄也发表了评论文章。
    “香港的受难”画展为什么受观众欢迎?黄蒙田在“回忆‘香港的受难’画展”的文章中指出:“依我的看法,若干画家用不同画种和各具特色的风格表现共同主题,这样组合的画展对观众来说是新鲜的,极有吸引力,但重要的是画家们描写的刚发生的世人瞩目的18天香港之战的现实生活,而画家们又都是这场战争的目击者甚至受难者,从各个角度出发描写的实录。正是它震撼人们心魂的根本原因。”
    我参加“香港的受难”画展五幅作品:《码头》(套色木刻)、《神圣的教堂》、《盟机轰炸香港海军船坞》、《敌性的白种人底命运》、《回到祖国》,其中《码头》、《神圣的教堂》最令人注目。《码头》这幅画前几年香港有关部门寄信给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李桦,要以重金购
买这画,我没有卖。《神圣的教堂》原作参加法国的《中国版画》展,至今未退回。在渝期间的作品,还有《狠打德国法西斯》、《保卫莫斯科》、《在日寇“共荣圈”的香港》等木刻漫画十多幅,与廖冰兄合作为史迪威将军刻了一幅两套色木刻像,为悼念抗战英雄刻过张自忠、范筑先、左权三位将军的像,也为名作家夏衍、戈宝权、胡仲持、减克家、徐迟的译著书籍设计封面木刻和插画。可惜许多作品没有保存下采。抗战时期,可以说是我一生版画创作的黄金时代。也曾得到周恩来同志的传令嘉奖。中国木刻研究会成立,被聘为该会理事。


1995年4月于广州
(发表于《神州版画博物馆》通讯)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